第648章 霸者之刃(2/2)

“呃......”叶不凡面露难色。

“盈盈,不得无礼!”

柳半夏眉头微皱,训斥道:“让你旁听已经是破例了,别胡闹了好嘛?”

“嘿嘿!”

那小丫头俏皮地做了个鬼脸,不敢吭声了。

叶不凡这才看向柳半夏,正色道:“柳小姐,也该说说正事了吧!”

刚才柳半夏说请他帮忙,只不过是一种试探而已。

估计,接下来才是正事。

不过,让叶不凡意外的是,柳半夏似乎并没有避着徐有容两人的意思。

柳半夏沉吟片刻,正色道:“不瞒你说,在昆仑山频频出现异象之前,京都当中就已经出现异常了。”

“哦?什么异象?”

叶不凡眉头微皱。

柳半夏犹豫了一会,这才接着问道:“你可听说过轩辕剑?”

叶不凡脸色微变,忍不住追问道:“轩辕剑?那把传说中的神兵利刃?被誉为霸者之刃的轩辕剑?”

“没错!”

柳半夏正色道:“轩辕剑又名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说到这,柳半夏饶有兴致的看向叶不凡,笑道:“没想到,你居然也知道轩辕剑?”

叶不凡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把传说中的帝王之刃,应该一直都隐藏在京都吧?”

“当然!”

柳半夏轻声笑道:“轩辕剑一直被供奉在京都市内的天坛祈年殿,是咱们大夏国的国宝。”

叶不凡沉吟片刻,眼中浮现一丝震撼。

原来,轩辕剑不但真的存在,而且还传承至今。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啊。

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轩辕剑,更不知道轩辕剑又被誉为霸者之刃。

但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两个成语,叫问鼎中原,和一言九鼎。

大禹治水时,将大夏国划分为九州。

分别命名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大禹聚九州之铜,铸造了九个无以伦比的大鼎,并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各自镌刻于九鼎之身。

故而九鼎以州为名,分别为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

大禹治水有功,后成为舜的接班人,成功上位,以奉行天命自居。

铸好的九只鼎全部运到了夏都阳城。各方诸侯到夏都来朝见大禹时,都要对九只大鼎进行礼拜。

九鼎也就逐渐代表天下之主,成为帝王权利的象征。

大禹铸造的九鼎,后来一直被夏商周三代视为传国之宝,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后来,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西周制定了礼乐制度,对各级贵族享有的待遇有严格规定。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周朝某年,楚王问鼎,便是有取而代周之意。

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周天子成了吉祥物,九鼎也不知所踪。

始皇帝登基后,心中一直对九鼎念念不忘。

他数次南巡,其实在是暗中寻找九鼎,以此来证明自己夺天下,乃是天命所归。

可惜,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都没有找到九鼎,只能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出一枚传国玉玺,当成皇帝的印玺。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后来,连传国玉玺也在五代十国遗失。

轩辕剑、九鼎、传国玉玺,象征意义都非常重大。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以表明自己的权威。

因为实在找不到始皇帝那块传国玉玺,就找块上好的玉石,自己掉一个。

而轩辕剑,更是轩辕黄帝的贴身兵器,真正的霸者之刃。

传国玉玺和九鼎早就不见了。

却没想到,轩辕剑居然供奉在天坛祈年殿内。

这东西,绝对能算是镇国之宝。

难怪大夏国立国之后,国泰民安,国力蒸蒸日上。

天坛,位于京都中轴线上,跟皇城遥遥相望,据说,天坛的位置极其特殊,是镇守大夏国龙脉的关键所在。

这轩辕剑供奉在天坛祈年殿当中,自然意义非凡。

而且,轩辕剑不但是象征意义十分重大的霸者之刃,更是上古时期威力恐怖的绝世神兵。

这个时候,柳半夏提到轩辕剑,当然不会是随口一说。

七兆生、虎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