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将李牧(1/2)

王陵距离咸阳城大概有一百五六十里地的距离,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战马在连续奔跑的状态下只能坚持六十到八十里地,再强行奔跑下去马儿也吃不消,他们总不能把马累死在路上,于是决定在距离咸阳城七十里处的一间驿站换马歇息。

这间驿站是官驿,此时秦国非战争状态,按道理不会有太多来往军士在此停歇,但当祝新年他们牵着马走近驿站的时候,却看见驿站门口马匹嘶鸣、人头攒动,负责管理驿站的驿丞忙得前脚打后脚,脸上的汗都来不及擦。

许多军士都只是在此换马就走,甚至着急到连坐下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祝新年走向驿站大门的时候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军士既有从咸阳城方向来的,也有奔赴咸阳城的,看样子好像又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啊……”

裴少桥望着来往战马身上插着的鲜红羽令,啧声道:“这是边境又跟哪个国家打起来了吗?”

如果是有紧急战事的话,咸阳的各大将领以及兵甲部上下都是需要全员待命的,总指挥使和王翦将军不可能今早还有闲工夫聚在东营审祝新年,可见战事发生突然,想必前线的传音符中午就进了咸阳城,这八百里加急的军情直到太阳快落山了距离咸阳还有七十里地。

“难怪各个国家拼尽全力也要在边境大规模部署机甲士兵,用传音符传递军情可真比用战马和战鸽快多了。”祝新年感慨道。

裴少桥耸了耸肩,道:“可惜世间一共就只有三所天工学院,每年能培养出来的机甲士兵数量有限,再怎么部署,也少不了要用传统方式行军打仗,况且现在各大学院这情况……以后机甲士兵只会更少了。”

祝新年叹了一口气,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虽然有机甲这种战斗力爆表的大家伙存在,但有天资的学生逐年减少、制造机甲的材料技术有限、军队的管理方式与通讯方式落后、后勤支援及粮草供应跟不上机甲士兵的行军速度,这种种限制都阻碍了机甲部队进一步扩充人数。

以秦国目前的国力来看,最多也只能支撑这么多机甲士兵同时征战了,每多一个机甲卫队,就会给后勤一系列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除非秦国一统天下,国境增大、百姓增多、生产力增强还差不多。

不过要是秦国一统天下了,秦王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机甲士兵了。

所以秦国目前的兵甲状况刚好踩在了平衡点上,兵甲部的军饷花费不至于拖累民生,而民生生产力刚好足够维持兵甲部作战。

想要找到这个平衡点可不容易,秦国将来能一统诸国,估计也得益于此,而其他诸国大量布置机甲士兵,却没有相对应的国力支撑,如今已经处在咬牙支撑的状态了,大厦将倾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祝新年和裴少桥牵着战马走进了驿站,但迟迟没有人来招呼他们,裴少桥耐着性子等了一会依然没等来人,便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驿丞人呢?!怎么办事的?!”

他一喊,周围不少军士朝他看了过来,一名匆匆啃着干粮的士兵对他们道。

“别喊了,没用的,现在驿站已经没有战马能换了,我看你俩的马状态还行,将就着骑吧,等到了下个驿站再换吧。”

裴少桥心想就现在这情形,到了下个驿站只怕也换不到马,于是他跟祝新年坐到了那名士兵对面,问道。

“哥们,打听一下,这又是跟哪个国家打起来了?”

士兵灌了一口粗茶把嘴里的干粮咽了下去,反问:“你们不是去前线的啊?”

“你看我们的穿着也不是啊,我们是去皇陵那边的。”裴少桥解释道。

那士兵一听他们是去皇陵的,登时露出一副“你们真可怜”的神情,解释道。

“又是赵国呗,去年咱们打赵国败了,王上正计划开年要再打一次,谁知道赵国来了一员猛将,没等我们动手,他们先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你看到的这些送情报的人估计全都是我们前线回来的。”

“赵国?”

裴少桥一头雾水,问道:“咱们什么时候打赵国失败了啊?之前成英将军他们那一仗不是胜了吗?还从赵国划走好大一片地来着。”

“就是那次之后啊,王上再次出兵攻赵,结果就败了,本来说等着开年之后让王翦将军带队再打一次赵国,谁知道我们还在往边境调兵运粮草呢,人家赵国的部队神兵天降直接打过来了!”

那士兵提到赵国新上任的战将就直摇头,直呼:“这么多年没见过赵国有这么厉害的人了!”

祝新年不由好奇,问他:“敢问这位兄台,可知赵国领兵的战将是何姓名?”

“他啊?”

士兵谈虎色变道:“他叫李牧,是个厉害角色,听说之前在赵国北边抗击匈奴,一直没与咱们交过手,上次赵国战败割地之后国内无将可用,就把他调来了,谁知道第一战咱们就败了,你们说说,咱们秦国多少年没吃败仗了。”

祝新年闻声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家伙,赵国的战将竟然是李牧,难怪秦国接连战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