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幕宁州乱谁定风波一(1/2)

相府之外,有人送来一封书信。

薄家的下人把书信送交薄惹。

与储君的交谈已经是半个时辰前的事情了。

相比和薄惹交谈,储君似乎更喜欢和知语山那位掌秘聊天。

一个人待在书房沉思,对于忽然送来的信件,薄惹亦是诧异。

这个时候,谁会给他写信呢?

展开信件,上面簪花小楷,秀气流芳。

“今我妖族唯储君与薄相马首是瞻,今日宁州城乱,不知可有我等效劳之处。若是需要,当效犬马之劳,为君解忧。”

落款,白慕晴。

随着信件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包茶叶。

薄惹打开闻了一下,以儒家言灵测之,并无不妥。

他本人好茶,这在宁州众所周知。

对于白慕晴所送之茶,薄惹倒也满意。

在刚才的检测之时,他也看出此茶的来历,铅山河红。

铅山,南州名山。

产天下名茶,河红玉绿。

在宁州,只有一家茶楼有卖此茶。

白慕晴送茶不是目的,这是有事相求。

对于妖族的归附,薄惹并不看重。

云陆之上,有智慧者,不下百族。因为缺少王族,妖族的战斗力,已经算是最弱的那一个档次了。

不过对于白慕晴,他还是很看重的。

尤其是今日。

他觉得袁丝和储君之间的关系不正常。

人老精,鬼老灵,岁数可不是白长的。

果然是牧家的血脉,都一个德性。

而白慕晴这位小娘子,不说别的,天机阁绝色榜实打实的排名,就可见一斑。

虽然,这个榜的范围有点特意了。

但他薄惹怎么说也是活了这么久的人,即便......

第137幕宁州乱谁定风波一

放之天下,白慕晴也是绝色的那一档的。

和袁丝相比,一眉那丫头根本没有优势。

但是,如果是白慕晴呢。

薄惹眉头一皱,起身。

“来人,备车。”

……

今日的宁州大殿上热闹非凡。

州相薄惹一连好几日告病在家。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就是不想掺和这些事情当中。

儒家修士,得病?

是补太多了,撑到了吗?

相比于往日的单一论调,今日的宁州让这大殿之上的声音繁杂了起来。

有大臣借机如厕,前往外面,吩咐随从。

“速速归家,告知家中子弟,莫要管这宁州城的乱事,真是天助我宁州世家啊!”

“去通知巡防营,让他们借维护治安之机,护送书院学子到州主宫前。”

“寻找牧箫,若是在少主府,则让军队暗中包围少主府。若是在外面,趁乱……除之!”

“今日大乱,宁州大牢必然人手不足,可趁机打开牢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一时之间,人心思动。

在呓语之岁的呓语间,平日里稳重的大人们,变得浮躁起来。

稍稍起了个头的念想,便这般理所当然的觉得可行起来。

于是,各世家的随从护卫奔走而忙,各凭心思。

至于那长街之上,真正受苦和死亡的人们,却视而不见。

天下之大,众生之多,何吝区区性命。

今日若功成,则宁州改天换日。

即便储君在此,亦无法左右局势。

到时候,宁州世家携滔天大势,纵然储君不愿,依旧会妥协。

牧云森坐在高位上,听着外面传来的一件又一件坏消息,揉了揉......

第137幕宁州乱谁定风波一

眉头。

这世上,真有如此巧的事情吗?

牧云森不这么认为。

这背后定然有深层的原因。

宁州世家?

不是牧云森看不起他们,如果他们真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等到今日。

储君?

也不会。

对方若是真的想要更换宁州少主什么的,之前有更好的机会。

这么说来,有外人入局了。

可惜啊。

满堂公卿,让人失望。

还是和谊儿一起游荡江湖的时日让人开心。

涉及到人心繁杂的斗争,就让人头疼。

牧云森的神情在扶额的手掌退去的刹那变换,斜眼看了一下自己的大伴,对方会意。

“诸位大人,州主意:今日这朝会开的也够久了。诸位若是没办法想出更好的办法,不如……咳,就在宫里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到妥帖的法子了,什么时候再出宫吧。”

声音落地。

本来喧闹的如同菜市场的大殿瞬间安静。

这些世家公卿,想得是兵临宫墙之下的场景,哪有心情去讨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

都在顾左右而言他。

一个个还假装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与旁人讨论争辩,到头来,啥也没争出来。

牧云森懒得看这些人演戏。

直接起身。

“州主。”

“州主。”

一声声挽留。

但牧云森充耳不闻。

之后,有宫城护卫,九境武夫,带着甲士入内,将这些修为境界不俗的大臣请到偏殿,集体讨论去了。

大伴尾随牧云森出来,紧走了几步跟了上来。

“州主,可别气坏了身子。”

“大伴,我好想杀人。”牧云森......

第137幕宁州乱谁定风波一

冷冰冰的道。

空气中有瞬间的沉默。

片刻之后,大伴一身凛然寒意。

“森公子,要杀谁,奴去为您取来。”

……

宁州城的茶楼有很多,但是只卖南州茶的却极少。

而茶楼里,只有河红玉绿的,却只有一间。

观湖。

只此二字,不楼不阁,不苑不馆。

但所有人都知晓,这就是茶楼。

南州观湖,世间少有的仙门。

传闻建立之初,源于一女子观湖濯足,而后茶香漫天。

于是,这个南州小湖,便被命名为茶湖。

而在她周边的茶楼,便被统一称为观湖。

长而久之,这些最早的茶楼,便被整合成一个仙门。

观湖十九楼。

对外,统称观湖。

名为观湖的茶楼,便是观湖的产业。

好像是句废话。

但事实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