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优秀干部(1/2)

赵兴东不清楚贾有林跟这个姓陈的家伙到底有啥解不开的疙瘩,但对贾支书的铁腕、冷血还是佩服的,心想这大概就是他刚开始说的,要当一名好领导的首要条件,那就是必须有坚定的意志。

大头不想再谈‘六指琴魔’的事情,就转开话题问道:“有林叔,那当领导还要注意什么?”

这个提问把贾有林从悔恨中拉了出来,他的酒也醒的差不多了,抱歉的对赵兴东笑了笑,然后说道:“当领导还要做到赏罚分明,充分利用奖罚措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样村民们才能跟你走。其它村为什么不如贾柳沟呢?主要是不能做到这点,他们都在吃大锅饭,干得好的和干的差的,待遇是一样的,那谁还好好干呢?指望人民群众自己觉悟的提高,那是不行的,必须一手拿鞭子,一手拿饲料,才能赶着大家朝前走。”

赵兴东对赏罚分明已经有自己的体验了,上周用了一回,收蛋量就大大提高了一把,加上大头熟读《三国》,对曹操称雄的原因是了解的。曹操家族的实力相比其它诸侯要弱很多,而且他是太监的后代(曹操的父亲被过继给太监),所以‘阉人之后’的名声也不好听,但他为什么发展最快,手下人才最多呢?靠的就是赏罚分明、唯才是举,这才笼络了比别人都多的谋士和武将,为称霸天下打下了基础。

对于贾有林把群众比喻成牲口,赵兴东也是认同的,基本上牲口想干什么都是听主人的,就像*中自己家被冲击的道理一样。自己的父亲是个小学老师,母亲是个普通农民,实在不可能对广大老百姓构成什么威胁,但群众还是在所谓‘最高指示’的鼓动下,不断冲击自己家,弄的自己家破人亡,可这些群众也没捞到什么油水,就像一群无头苍蝇,在个别人的指挥棒下,乱哄哄瞎飞一通。赵兴东心想,自己要是有朝一日也和伟大领袖一样,掌握了操控天下牲口的大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把手中的烟屁股扔到地上,贾有林又开始论述起,当领导的第四个要素。“兴东,一个好领导还必需有响亮的口号,或者叫鲜明的旗帜,在党内我们把这叫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说白了就是明确告诉大家,跟着领导干啥去。毛主席的口号就是要过共产主义生活,就是要不断进行阶级斗争,不管毛主席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不管他提的口号能不能实现,最关键是他有这个鲜明的旗帜,这样才能把人召集在自己身边;现在中央的纲领变了,要发展经济,这是人心所向,这个口号还是赢得了人心,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听有些懂政治的人讲,小平同志很得高级干部的拥护,我是真心希望这次党能把国家管好,可不敢再像原来了。”

赵兴东跟林强还能学习点国家大事,和贾有林这种乡村干部可谈不清什么政治问题,他更想知道的是贾有林怎么管理这个村子的,怎么当好一把手的,于是大头问道:“那有林叔,你当支书以后,提的口号是什么?是怎么把大家哄的都跟你走的?”

“呵呵,哄着大家跟我走,这话说的不错。”贾有林笑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和你万财叔执政这些年,提了不少的口号,可核心只有一个,就是要过上好日子。最开始我们提出要消灭出工不出力;实现之后,我们提出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再后来我们提出改变村庄面貌,每家每户要保持卫生,街道要保持干净;接下来又提出给村里通电,让家家户户都亮起来;等去年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后,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多搞副业,让乡亲们口袋里都有俩余钱。每次提出口号,我和你万财叔都领着大家苦干,算是每次都没有说空话,确实不容易啊。”贾有林说到这里,既有些自豪,也有些感慨。

听到这儿,赵兴东对于贾有林的吃苦耐劳、聪明能干、意志坚定更加钦佩,心悦诚服的说道:“有林叔,难怪你今年搞起了磨坊,你是领着全村一步一步走向富裕,要是所有的村支书都像你这样,那农村可就变样了。听红梅说过,你年年可都是公社的优秀党员,咱村支部也年年是优秀支部,你这三年还连续当选县上的优秀干部,真是名至实归啊!”

贾有林似乎对这种赞扬听多了,他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我和你万财叔是个特例,在咱们中国像贾柳沟这样搞的村子肯定还有,但一定很少很少,绝大多数村子都是按党和国家的政策行动,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出路。”说到这里,贾有林无意再被别人无谓的表扬下去,就转了话题,问道:“哦,兴东,叔近来遇到一个难题,想听听你的意见。”

“有林叔,你都觉得是难题,我一个毛头小伙子,怕是也没什么办法。”赵兴东谦虚了一下。

“你可不简单,买了村里将近3000斤油,还要买7000斤包谷,你可不是一般的小伙子。”贾有林夸了大头一句,然后说道:“兴东,村里现在搞副业,开了一个磨坊,可是还剩余了很多劳力,大家农闲时都没事做,我们班子成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不知道该干什么,你脑子活,给叔出出主意。”

赵兴东纳闷了,以贾柳沟的实力和现状,想搞点副业,那还不容易!怎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呢?他问道:“有林叔,咱村有粮食优势,完全可以发展养殖业啊!什么养猪、养鸡、养羊,这条路子不是明摆着吗?”

听了赵兴东的话,贾有林叹了一口气,说道:“连你也这样认为,哎……也许是我太犟了。”

大头听的莫名其妙,问道:“叔,你的意思是村里也有人这么提出过,但是你不同意,对吧?”

“是啊,上次和你一起在万财家吃饭的张志邦,就很支持搞养殖业,村里不少人也都是这个想法,不过我不喜欢养张口子货,一直把这个意见压着。”贾有林说道。

“张口子货?”赵兴东迟疑的问道。

“就是动物类,要张嘴吃东西的牲畜、家禽,我嫌这些张口子货脏,就不愿意养。村民们倒也尊重我的意见,现在村里没有一条狗,各家各户养的猪和鸡也都很少。村里也有规定,谁家养的活物跑出院子,一律就归村里公有,而且要当天宰杀,这让那些想养牲口的也担心不小。哎……不过不养这些张口子货,看来也没什么可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