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买辆贼车(2/2)

见赵兴东乐得都找不着北了,林强一家也都笑了,林梅更是取笑赵兴东道:“哎呀,这下兴东哥可以带着女同学,满操场遛遛了,多神气啊!”

在那个时代,自行车是大宗商品,国家管理非常严格,每辆车都有执照,车上也要由公安局砸钢印,每年还都要验照,和现在管理汽车几乎一模一样。尽管那时的社会风气不错,而且管理的十分严厉,但是还有被盗和遗失的自行车,通常公安局缴获这种车后,会根据钢印查到失主,并及时归还。可总有无法找到原主人的车子,这批车子在公安局保留一段时间后,政府就会批示,按一定的程序把它们处理掉。这次的七、八辆车就批给了公安系统,其中县局分到3辆,因为大家都想要,就抽签决定归属,结果林强最后一个去抽,却拿到了最好的一辆车。不过因为是公安系统,怕有监守自盗的嫌疑,所以规定不能由本人和直系亲属购买,只能把指标转给他人。当然这种车由于非常便宜,所以指标也可以卖不少钱。不过林强两口子不屑这么干,他们核计了所有亲朋之后,决定把这个指标给赵兴东。

林强笑完之后说道:“兴东,你也别高兴太早,说不定你还看不上这辆车呢!下午还是先过来看看再说,看准了再决定。”

“叔,不用看了,我姨都说了,八成新的二六凤凰,那还错的了,您不会是后悔卖给我了吧,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您可不许反悔。”赵兴东高兴地耍起赖了。

凤凰牌自行车是当时自行车里的王中王、大哥大,比永久牌、飞鸽牌等名牌自行车都厉害,有点像现在的劳斯莱斯和其它汽车比较一样。一辆崭新的二六凤凰要一百五、六十块钱,就算八成新也值一百元以上,现在只要三十,这不跟白给一样吗!难怪乐得赵兴东都找不着北了。

林强见赵兴东真心喜欢,就不再开玩笑,说道:“兴东,你要是不想看车了,下午就在学校开个介绍信,把车的户口就落在县高中吧,放学后拿着介绍信来局里找我,争取今天就把手续办好,骑车回学校。”

说完自行车的事情,林强又询问了赵兴东‘危机来临’的情况,当听到有几名学生已经退出收蛋组织的时候,林强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又听到赵兴东说已经把队伍扩大了将近一倍,并实行等级制度、奖励制度后,林强眼中一亮,夸道:“兴东,你应对的不错,很好,很好,这样对保持你队伍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啊!”

李素英听了赵兴东叙述之后,没有林强这么乐观,她说道:“兴东这么做是不错,不过只是暂时保住了自己的收购队伍。可如果哪天县里也出现一个和他一样的,专门倒腾鸡蛋的大户,那收购队伍还是会面临不稳定的局面,而且对兴东卖鸡蛋也很不利。”

对于妻子这番话,林强有点意外,笑道:“素英,你说的还真有点高瞻远瞩的意思,不过到底是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就难说了。”

见丈夫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李素英不服气道:“老林,现在政策刚放宽,兴东就出来贩鸡蛋了,要是政策持续下去,或者放的更宽,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出来做生意,那时候有几个和兴东一样的大户,有什么好奇怪的。”

听妻子这么一说,林强也觉得有理,点头说道:“素英,你说的有理,咱中国人口太多,只要政策放宽,什么人才冒不出来。看来以后兴东面临的竞争不会小啊!”

赵兴东听到这里说道:“现在鸡蛋市场的缺口很大,销售方面只要国营副食店不搅和,农民的鸡蛋是不愁卖的,所以总体上我是不怕销售的,主要怕收购方面出问题。”

李素英不同意赵兴东的看法,说道:“虽说现在鸡蛋不愁卖,可也不是绝对的。72年封河发大水,咱县遭了灾,当时大家都怕没粮吃,拼命存粮食,可结果政府紧急调派各处粮库的存粮,闹得咱县的粮食供应比正常年景还充足。老林,你还记得这事不?咱家当时存的包谷太多,愣是吃了三个月呢!”

林梅听到这里插嘴道:“我记得,我记得,天天都吃发糕,都喝包谷面糊糊,把我哥都吃瘦了。”说完仿佛是回忆起当年有趣的情景,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林强听妻子唠叨这事,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问道:“素英,这72年的事,和现在兴东贩鸡蛋有什么关系?”

林梅是个能不够,又抢着说道:“爸,你笨死了,这都不明白。72年大家以为粮食不够,可国家运来粮食后,一下就多出来了。现在也一样啊,鸡蛋是不愁卖,可要是鸡蛋都跑到县城来,那最后也会多的卖不动。妈,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听到女儿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李素英很高兴,夹了一块豆腐放到女儿碗里,笑道:“还是我家梅梅聪明,一听就知道妈的意思,比这两个大男人强。”

李素英的玩笑话,赵兴东自然不会在意,可林梅的解读,让赵兴东心里动了一下,想到《政治经济学》课本上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由供应过多造成的,那要是鸡蛋都集中到县城,这还真是不好卖了。从乌四集的情况来看,每天总共能零卖200斤左右的鸡蛋,田家最多可以卖七、八十斤,其它份额则被农民散户占了。自己现在发动更广大多数的同学往县城贩鸡蛋,那要是数量太多,销售不了,砸到手里咋办?本来另辟蹊径的走各单位食堂也能销售一些鸡蛋,但是这些食堂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像县高中那么大规模的食堂,竟然没有几个能吃得起鸡蛋的,就是个例子。想到这里,赵兴东摇了摇头,无声的叹了口气。

林强把闺女的话一琢磨,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看见赵兴东摇头叹气,就说道:“兴东,这自古有话‘商场如战场’,生意确实难做啊,开始我们担心收不上鸡蛋,没啥可卖;听你姨这一说,又担心鸡蛋收多了,卖不出去,还真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啊!不过你也别唉声叹气的,这钱要是好挣,那大家还不都去挣了,哪轮得到你?”

赵兴东也知道现在多想也不顶用,就接过话说道:“林叔,你说的对,先把眼前的麻烦解决再说,以后出现的问题,以后再说吧。”

林梅这时插嘴道:“我看现在的问题是,剩的菜太多,必须加把劲消灭它们掉!”众人听了齐笑,纷纷举筷参战……

中午赵兴东回到学校,先把喜讯告诉了贾红梅,喜得姑娘也是一蹦多高,随后大头也没耽误,直接找总务主任胡铮开介绍信,这个不老但很不尊的家伙听了这事后,眼红的不行,先是鼓动赵兴东把指标让给他,看不顶用,就改成要换车,用自己的二八永久换,赵兴东知道他那辆车除了铃不响,其它地方都响,破的实在不行,哪里肯换。但胡主任耍赖就是不给开介绍信,弄得赵兴东没办法,只得答应在天香阁请客,才好歹拿到了介绍信。

下午放学,赵兴东在叮嘱钱春平好好训练之后,就第一时间赶去了县公安局。在林强安排下,赵兴东只用了一个钟头,就办好了所有手续,在公安局的底册上,把车子登记到了县高中的名下,那时每辆车都必须落个户口,像有的落到村里、有的落到单位、有的落到街道办事处、有的落到居委会,这都是为了严格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车的执照也办好了,是赵兴东自己的名字。老钢印被磨平后,新钢印也砸了,号码是豫四3721。

赵兴东出了公安局的大门后,才好好把自己这辈子的头一个大件,认真端详了端详。这车说是八成新,那是谦虚,和新的几乎没什么区别,车身漆黑;车把是镀铝的钢管,擦了之后亮锃锃的晃眼;车的轮胎也很新,几乎没有磨过的痕迹,看样子就没怎么骑过;车座是皮革带棕的,弹簧很紧,坐上去一点都没有松松垮垮的感觉;车铃清脆响亮,还是转铃,按一下,响一圈,让人听着都觉得畅快;只是没有车锁了。据林强说这是辆在省城被盗的自行车,锁子被敲坏了,小偷把车骑到县城就扔到路边了,街道上的群众发现无主车后,把车交给了家委会,最后转到公安局。从钢印号上看就知道是省城的车,派人到省城查了底子,结果发现车主全家移居香港了,没办法联系了,于是车就被政府没收、处理了,最后便宜了赵兴东。

兴奋异常的赵兴东先到五金商店买了把车锁,然后骑上这辆‘劳斯莱斯’去了田家,他要找田翠蛾问问熊主任那边联系的请况。

………………………………………………………………………………………………………

作者语:本来这章的名字想叫‘劳斯莱斯’,但怕大家唾我一脸,说我糟蹋名车,就改成现在的名字了,哎!到底是气势上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