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无商不奸(2/2)

林强饭后专门问了问赵兴东的生意如何,听到赵兴东每周预计能收一百多斤鸡蛋,林强两口子十分惊讶,仔细一问,才了解到赵兴东是通过同学,请家长帮着收,并且给本钱和利钱,这种方式让林强感叹,这孩子是不简单啊,能调动大家为他服务,又能让利给别人,将来生意肯定能做大。

李素英特别关注油的生意,问了不少,赵兴东就说了一下情况,“这个星期六俺让同学把钱带回去,星期天油就能送来,最迟周一就能卖了。”

李素英又问道:“这油的质量咋样?”

“应该差不了吧!”赵兴东没亲眼看过贾柳沟的油,可他对贾柳沟的富裕很有信心,于是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姨,这贾柳沟可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村里一多半都是瓦房;俺前些天在村支书家里吃饭,又不是农忙的时候,还是晚饭,人家吃的都是白面,不比城里人差多少;俺同学是个女娃,就是贾柳沟那个同学,姨,你想,能上县高中的农村女娃有几个,可贾柳沟就有。村子富裕,又重视教育,这生产地东西,肯定差不了。”

那年代也没有假冒伪劣产品,所以人们在这方面都不会过多考虑,只是李素英第一次办理这种事,过分谨慎而已。

听了赵兴东的答复,李素英也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就说道:“兴东,姨刚进县委,就被领导委托给大家办福利。这工会账上,有六百多块钱,要给县委一百多号人办一份福利,还要让人人满意,确实不容易。姨就想起,吃油大家都紧张,干脆买油,每人发十斤,多数同志肯定高兴;再说油也搁不坏,吃不了的同志也可以放着,也就不会有人不满意了。”

说到这里,李素英看了看还是不明白的赵兴东解释道:“可姨办不来这一千多斤的油票,现在政府这边物资紧张,根本弄不来多余的油票。再说就算有油票,可县里国营单位也没有那么多存货,大家拿了票,也没有地方买。这可把姨给难住了,后来你叔说你原来想卖油,肯定有些门路,就想问问你情况。

赵兴东了解了原委,很是高兴,说道:“姨,这贾柳沟嫌政府收购价太低,压咧几千斤油没有出手,这不刚好给你用嘛!姨,你直接拿着介绍信,去贾柳沟谈买油,保准一谈就行。”

“兴东,这事情还有个挺麻烦。国家规定,大宗农副产品的收购,只有物资部门有这个权利,其它部门要收,必须要有地区以上级别政府的批准。可咱是发福利,不能把这事拿到地区上批,所以只有私下解决了。”李素英说道。

听到这里,赵兴东明白了,说道:“姨,你的意思俺明白了。你想让俺去把油买回来,再送到县委,交个你处理,是不是?”

“差不多,兴东。你把油进回来,不用放到县委大院,因为姨也没有办法给大家打油,就搁到你卖油的那个摊位上,到时候,姨给同志们发领油的票,让他们到你那里去领,等油发完了,姨就把钱给你。你看中不?”李素英问道。

“姨,这油的批发价可是每斤五毛五,一千多斤就要六百块呢!俺最近收鸡蛋,压咧不少钱,可真没有这么多本钱了,姨,要不你先把钱付了,俺再去拉油。”

其实,赵兴东还是有钱的,父亲落实政策时的一千多元还在,收鸡蛋也没有压多少钱。他只是觉得,这笔生意把自己的一大半家当都压上,有些冒险,万一自己把油进了,县工会又不给钱,那不被坑死了,所以为了稳妥些,他才让李素英先付钱。

但李素英也为难,货没见到,就支钱,财务上不好交代,毕竟自己才进县委大院,说话、做事要注意分寸。再说,将近七百元都先给了赵兴东,万一遇到点什么意外,那可咋办?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见两人都是左右为难,林强插话道:“素英,这进油是每斤五毛五,你们买是多少钱一斤?”

李素英急忙解答道:“现在自由市场每斤油,六毛五;油票供应的每斤四毛五。咱没有票,自然是按自由市场价。”说到这里,李素英不好意思起来,停了一会儿,才又说道:“兴东,姨才到新单位,也想表现表现,想每斤压低两分钱,每斤六毛三,不知道成不成?”

听到“每斤六毛三”,赵兴东大脑袋立即反应出一千斤就是八十块钱的利润,心头一喜,嘴上说道:“姨,你这叫啥话嘛,这油价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你就是叫俺赔钱卖,俺也得听呀!”

听到赵兴东这么说,李素英知道油价搞定,还是蛮高兴的,就趁热打铁道:“兴东,姨这边单位有规定,这进货的钱不能先出,要不你和贾柳沟村支书说说,先发货,后付钱?”

想到贾有林的精明,赵兴东摇了摇头,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说道:“姨,贾柳沟做生意向来就是钱货两清,上次俺进了二百斤油,都是先收钱,他们才发货。这次可是一千斤,实在没有赊账的可能。”

李素英听了赵兴东的话,也觉得为难,一时局面僵住了。

还是老志愿军战士打破了僵局,林强说道:“兴东,你姨单位有难处,不好先给钱。这样吧,叔原来说过,你做生意本钱不够,可以跟叔借,叔私人借你五佰元周转,我想,这下差不多了吧!”

听到丈夫要把家里这么一大笔钱借给赵兴东,李素英脸色忐忑不安起来,看了丈夫一眼,欲言又止,林强明白妻子眼神的意思,安慰道:“素英,要是信不过兴东,那咱们还能信的过谁?放心吧,兴东会把事情安排妥当的。”尽管比丈夫还要大一岁,但李素英对林强一直是百依百顺的,听到他这么说,也就不再说话了。

林强的话,也让赵兴东放下了心,又想到原先林强不让在他家放货,自己就怀疑他的真诚,现在看来自己是多心了。赵兴东高兴的站起来说道:“叔,姨,今天晚了,那俺明天中午过来取钱,后天就是周六,俺就下乡安排。”说完兴冲冲走了。

晚上,林强和李素英住在东面大屋隔成的里间,因为离岳母和女儿住的西面那个大间远,所以他们也再不怕吵到别人了,就放开顾忌亲热了一翻,一直干的李素英手脚发软,瘫倒在床上不能动弹。

林强点了一支烟,靠在床头,想起晚饭时的谈话,不由感慨了一声。李素英听到丈夫叹气,有些好奇,趴到丈夫胸前,问了起来。

吐了一口烟圈,林强才幽幽的说道:“真是无商不奸啊……,兴东刚开始做生意,就成这样,以后也不知道会变成啥样?”

李素英奇怪道:“小强(此林强夫妇之间无人时的昵称),你说兴东变奸猾了?”

林强道:“嗯,他的本钱应该够,可怕生意风险,硬是跟咱借钱,就是把咱跟他绑在一起,这还不是猾奸吗?”

“你咋知道他本钱够呢?他又收鸡蛋,又进油的,都需要钱呐。”李素英问道。

林强听了,说出自己的分析来:“兴东他爸落实政策是我一手办的,我记得补了一千多块钱。他后来又办了《遗属优待证》,每月能领些补助,以他的节俭,这些补助怎么也够他生活费了。所以,他爸补发的那些钱,都应该在他手里。”

李素英听着丈夫的话,想了想赵兴东平时生活的简朴,觉得有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林强继续说道:“收一百来斤鸡蛋,几十块钱足矣;进二百斤油,一百多块钱罢了;加上给那些家长的本钱,总共三百块钱足够,这样算下来,他手里应该还有七百多。这次生意满共才六百多,他需要借钱吗?嘿嘿,可他还是要跟咱借五百,真是奸商啊!”

林强分析的有根有据,不由的李素英不信,但她内心还是觉得赵兴东是个厚道孩子,就辩解道:“兴东可能把钱花到其他地方了,弄不好是本钱真的不够,我看这孩子老实,咱可别冤枉他,你说这么多,不会是后悔借钱了吧?”

“也许我的分析站不住脚,他有可能把钱花掉了,本钱是真的不足。但我对他的感觉却不同了,原来那些懂礼数、知进退、有见解的感觉,都抵不过现在这个无商不奸的看法了。哎……不知道是他变了,还是我变了。”林强叹息道。

“那咱还借钱给他不?”李素英还是不放心自己的存款,问丈夫道。

“这次他借钱,不过是为了保障生意顺利进行,没什么好担心的。你是一心为单位、为大家办好事,这笔生意肯定能成,到时候,他赚了钱,就会还我们本钱了,别担心这个。”林强安慰这妻子,一只手却顺着李素英白皙的脖子,往下摸去……

……………………………………………………………………………………………………

作者语:发了这章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