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零、上路(2/2)

淑宁怔了怔,心下渐渐升起一股喜意。如果真是这样,情况又再度回到了原点。一家三姐妹选秀,不可能人人都得到指婚,那么当中最有可能落选的,仍旧是自己。

她欣喜地望着母亲,佟氏微笑着点头道:“你也想到了吧?说起来你大伯母大概在你二伯父家里安插有人,所以昨晚上的情形打探得一清二楚。据说四丫头昨儿表现得很好,她本就长得好,又常进宫请安,规矩礼仪俱是熟知的,明姑姑很是夸了她一通,同样说了会有大造化的话。我听了便心下一松,虽说你二伯父官职爵位不高,但有太子爷撑腰,家里又有钱,想来四丫头更合宫里娘娘们的意。别说如今只有两位阿哥适龄,即便有十位八位,皇上也不会容许你们姐妹三人同时被指婚皇家的,哪怕是宗室皇亲也不可能!”

果然是这样!淑宁松了口气,脸上也带出笑来。张保捻着胡子道:“我明天照样出发吧,夫人也跟我一块儿去,端儿要好生照顾妹妹,照看好家里,知道么?”端宁忙起身道:“是,儿子知道该怎么做,请阿玛额娘放心。”

淑宁忙道:“既然没事,我不能跟着去保定么?”佟氏笑了:“傻丫头,就算将来会落选,宫里仍旧会时不时派人来看你的,你怎么能走呢?”淑宁想想也是,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我送阿玛额娘到房山去吧。”这点张保与佟氏倒是答应了。

佟氏很快写好了信,交由下人中骑术最好的虎子骑快马送去娘家,才放心回来安排一家人的晚饭,饭后又指挥众人收拾行李,准备明日出行。

素馨来问淑宁要不要把箱子里装好的衣服杂物拿出来,淑宁本要点头,忽而心中一动,道:“先不管它,只把急用的东西拿出来便好。”素馨不明所以,看了淑宁好几眼,才满腹狐疑地去了。

虎子过了一更天才回来,还带来了佟母的信。淑宁忙催着母亲看信,佟氏看了以后,轻轻皱起了眉头,见女儿神色焦急,忙道:“没事了,你外祖母虽未曾明说,但瞧她字里行间的意思,多半是同意了。她还说新年进宫拜见娘娘时,暂时不会再提这件事。”

淑宁心下一松,但又有些疑问:“既然无事,额娘为什么皱眉?”佟氏叹道:“你外祖母虽然同意不会插手指婚的事,但也说了,选秀不可马虎,要尽可能做到最好。她信不过咱们府里找的嬷嬷,因此把佟家供奉的一位崔嬷嬷送过来,教你规矩礼仪。”她抬眼望望女儿,苦笑道:“这位嬷嬷,从前也曾教过额娘,最是精明严厉的,我只怕你会受苦。”

淑宁苦起了脸。难道说,自己也要走上婉宁的老路,忍受另一位“容嬷嬷”的折磨了么?

佟氏见状,忙安抚她道:“放心,这位崔嬷嬷人虽严厉,却是个知道分寸的,只要你听话,她不会对你怎么样。只是要记得,千万不要在她面前耍小聪明,不然会吃大苦头的。她这两天便会到,我会安排她住你旁边的屋子,你一切小心。”

淑宁还能说什么?只好乖乖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三房的下人便忙着装车装行李,张保夫妻准备带着儿女出发了。端宁因要上差,没法送到房山去,只好在府门口送别家人,但想到过年时还会再见,便稍稍减了离愁。晋保容保都带着家人到门口送他,几个素日与张保相熟的朋友也来了。

陈良本那边的人,只有玉恒来了。据他透露,如今陈黄二位大人正闹不和,原本陈派的官员,正在面临分裂。玉恒与张保都感叹不已,不过前者末了还添了句:“皇上已下了旨意,我即将改任福建巡抚,再过几日便要出发了。京里的纷纷扰扰,从此不再与咱们相干。”张保默然,只对他说了句“保重”。

回到房山,长贵早已带着人到门前迎接,房屋都打扫干净了。张保与佟氏商量了只逗留一晚,次日便要上路,所以时间很紧迫。

佟氏早已与丈夫女儿商量好了带到保定任上的家人。长福还要照管府里和别院的事,加上端宁是男孩子,又要上衙门办差,佟氏不放心女儿一个人留在家中,便索性把二嫫也留下了。王二夫妻是要跟出门的,长贵夫妻要照看别院,因此周四林夫妻便要跟到保定去。这两年内他们一家也陆陆续续收了几房家人,趁此机会,从中再挑几房得用的,加上几个随身侍候的人,总共有三十来个人要跟着走。

剩下的男女仆役,除了派回京中的几人,都要继续留守别院。小刘氏与小宝仍旧住在这里,长贵夫妻打点内外事务。佟氏考虑到儿子要娶妻,新院子里要人使唤,便把马三儿夫妻一并派回京中。至于四阿哥可能会再来的事,她细细交待了长贵,又从小厮中选了个可靠的牛小四出来接任马三儿的班,另吩咐巧云亲自负责枕霞阁的清扫工作。

说起新来的顾全生,被安排在房山已有两三个月了,起初跟在长贵手下打理外院的杂务,因为人能干,态度也谦逊,很受管事们的好评,丫环媳妇子们更是处处照顾他,结果反惹得几个小厮长随心中不满。幸好他们知道分寸,顶多不过说几句难听的话,还不至于欺负他,因此顾全生日子还算好过。

张保特地叫他来见,问了他近来的情况,见他气色好了许多,瞧着精神也不错,说话行事间,少了许多郁气。他听了长贵的回报,知道顾全生在秋冬季节中为料理各处产业出了不少力,甚至还让林后李家牵线搭桥,找了专门做蔬菜水果生意和水产生意的商人,专门处理别院的出产,而不必再年年花心思去找买家,便知自己无意中得了个人才。心下高兴的同时,他还特地交待妻子涨了顾全生的月钱和福利待遇,并把他升为副总管,专门负责照管各处产业。

顾全生有些意外,但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好机会,便郑重施了大礼,谢过张保的信任。

这样一来,别院的仆役们就算是安排好了,但还有别的人需要考虑。

蔡先生得知东家授了外任,马上就要出发,而小姐为了选秀,要留在京中学规矩,便在心下盘算一番后,向张保与佟氏提出了辞呈。

其实张保与佟氏二人也是这个主意,虽说多养个人也不算什么,但女儿可能暂时不会再有机会安心学功课了,没必要耽误蔡先生,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只是佟氏私下请求他离开后,不要提起女儿的才艺,若有人问起,只说资质平平就好。

蔡先生不明白他们的意思,但东家封了一百两的谢师银,又答应将他用过的几张好琴和棋具及文房四宝等物都白送给他,还许他将最喜欢的一幅古画带走。有了这些东西,加上平时积下的银两,他可以置几十亩田产,从此安心回家养老,不须再四处求馆了。这两年来,他在房山生活愉快,东家待他也很客气,他心中感激,虽然不明白他们的用意,还是答应了那个奇怪的请求。

佟氏暗暗松了口气,便转而安排起杨先生的事来。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提出想搬到外头住,说是主家成员都不在,只有刘姨娘和小宝住着,他年轻单身,不好继续住在宅中。佟氏觉得他这想法有些古怪,因为别院里还住了成师傅一家,而且仆役人数虽有减少,内院守得还是很严的,他也不曾到后面去过。不过她从房中的小丫头那里听到一个说法后,便忍笑着答应了他的请求,叫人在附近村里赁了一处小院,借给他住,又拨了一个小厮和一个婆子照顾他。杨先生兴高采烈地去了。

家中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全家人才算是松了口气。淑宁交待丫环们把原本放在院里的琴棋书画等用具和冬春两季的衣裳都装好箱,但却没说要带回伯爵府去。

次日,又是大清早,淑宁站在前院,强忍下心中的不舍,告别了父母与弟弟,将他们送上前往保定的路途。

她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走进门里,看着有些冷清的院子,不禁感到一丝茫然。忽地听到素馨惊呼:“下雪了。”她抬头一看,果然,天下飘下了几片雪花,落到手心里,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她握起拳头,暗暗给自己打气,现在父母都不在自己身边了,一定要加油!

这条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

(份量很足的一章,今天不吊胃口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