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耕牛(2/2)

最重要的是需要计算好每年留下多少牲畜过冬,需要储备多少口粮。

多出来的牲畜,基本上都会主动到县城,甚至去幽州去交换成食盐与粮食,甚至还有很多新的衣服,甚至战马等东西,以及最重要的奢侈品茶叶。

可以说随着幽州到津口的北运河开通,这给了北方异族一个接触青州商品的机会。

让他们发现自己通过一年的辛勤培养牲畜,便能从市集上换取到自己下半年,甚至一年的生活物资,这就改变了这些异族的生活方式。

正常的发展情况下,哪怕有青储体系,想把异族从游牧业发展到畜牧业也是非常困难的。

幽州以北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水草肥美的地方,但幽州在煤炭司的煤炭大力供应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随着煤炭的大力供应,却让异族的生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尤其冬天时,别得不说取水问题一直是非常艰难的,但煤炭却让他们能直接取暖的时候,顺手烧开雪水,用这些被烧开,又放凉了的雪水,给牲畜甚至给自己自己饮用。

不仅是异族,甚至幽州,青州,甚至冀州,虽然已经这么多年了,刘泰对蒸汽机的最大作用也就只是起到在矿场里面或是捣碎什么东西,努力抽出矿洞中的水等很大功率的器械上,对于瓦特级别的蒸汽机依旧遥遥无期。

但煤炭这种能源本身,却被刘泰相当大力提倡使用。

不仅是冬天到来用炭火来取暖,更重要得是提倡在生产力上的使用。

比如用于锻造钢铁,比如模拟恒温的暖房给作物生长,甚至就算在开坑运河上,若遇到一些难以开垦的坚固岩石,先用高温炭火灼烧,然后用参入硝石制作的寒冰冷水扑上去的这种较为古朴的开凿办法,每名匠人也变得娴熟。

无他唯手熟尔,这技巧用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掌握了。

更不要说,因为煤炭高温煅烧所带来的更高韧性与强度的钢铁工具,就更加速了生产。

可以说,在刘泰的主动推动下,煤炭这种资源虽还没如同弄出蒸汽机后在社会全面普及,但刘泰非常清楚,这社会的发展就是看对廉价大量能源的利用效率。

虽然到现在为止,刘泰并没发明出蒸汽机或者发电机什么。

但随着刘泰主动把煤炭这种资源引入到了重新摆正的社会,并且尽可能去替代那些以前需要消耗人力,但现在却能用能源去替代的产业上,刘泰能明显的感觉到整个社会在发展。

虽然这种文明的发展速度不像是人类掌握蒸汽机后的爆炸发展。

但刘泰觉得整个社会水平至少已经逐渐能够向着宋朝看齐,甚至就算是宋朝,也不会有皇帝像是刘泰这般,力主推进煤炭资源对社会的发展与推进。

不过,不论再怎么样推动煤炭资源,这时代的主流到底还是牲畜。

就算煤炭资源再怎么样的具有发展潜力,至少在蒸汽机发明,并改进到能够耕地的拖拉机出来之前,牲畜力量到底还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刘翰的意见也必须要重视。

以前是为了征战黄河以北,所以刘翰的所有资源全部都向着战马上倾斜。

哪怕赵安趁着拓跋家相争最后来了一个渔翁得利所获得马匹,基本也都给了刘翰去养马。

这也是为什么刘泰跟石勒相争时,刘泰的战马丝毫不逊色石勒的数量。

不过现在,随着自己拿下河北之地,刘泰给刘翰的要求之中,便开始增加耕牛耕种数量。

毕竟现在异族也是要种地了,哪怕种得是草,也要一点点的掌握汉人的精耕细作的技术。

毕竟你想要并入汉籍,结果连种田都不会,那你算什么汉人啊。

而只要北方有了耕种的土地,然后给耕牛加上了鼻环,多少总是能够培养出一些耕牛来,然后运输到了河北其他缺少耕牛的地区,加速耕牛的覆盖面积。

毕竟,在现在这时代,耕牛几乎算得上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时候能够落实到一户一牛,想来也就能达到这时代的小康社会了吧。

所以,刘泰思索了一下,果断对刘翰提出要求,今年战马需要出栏八千,三年时间最好把每年战马出栏数量提升到一万五匹,目标是稳定在每年出栏两万匹战马以上。

然后便是不再向着战斗方向的战马发展,而是去培养能够驮更多物品的驽马或者骡子。

另外是耕牛,今年主要任务完成对旱地黄牛的改进,让他们套环后学会开垦田地。

如果可以耕牛多多益善,不设上限,若是顺利完成,明年春耕的时候,则是会用上它们。

毕竟去年的主要任务是打败石勒,北方牧场的所有发展方向全部都向着战马发展。

但今年已拿下河北之地,那自然的,对耕牛需求自然是几何般的提升。

刘泰很清楚,如果黄牛套环后,真能在北方地区变成耕牛,那不论有多少耕牛,华夏大地都能能吃得进去。

毕竟有了耕牛后,开垦效率就增加太多了。

就算将来出现耕牛饱和的情况,把牛鼻子上的牛环一摘,便能成为肉牛了。

不过刘泰想了想,觉得指望以后家家户户吃肉牛到底太遥远了,只要蒸汽机还没发明出来让机械能来替代生物能,那对百姓来说,牛这种东西作为生产力工具比作为食物要多得多!

刘泰也快速回复刘翰,又投入到大运河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中。

刘泰很清楚,如果这永济渠不能顺利开通,那刘翰就算培养出耕牛,想运送到黄河以北的地区也会非常困难,这一路上的消耗怕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只要永济渠开通顺利,幽州出发从渤海湾到青州是一条路,永济渠是一条路,那至少整个华北平原的精华区,从此以后都少不了耕牛的身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