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刘琨的抉择(2/2)

刘泰要娶正妻的消息,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开始向着整个华夏开始传播。

每个都能做刘泰爹的诸侯们才发现,刘泰几乎是以弱冠之龄创造如此基业,或多或少都是派遣了人手,准备的礼物去给刘泰恭贺。

“刘泰倒是好心情!”石勒听到刘泰准备娶妻的时候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只不过听到刘泰取得是王弥女儿,石勒的心情顿时变得很不美好。

很显然,这样不仅会让刘泰的位置坐得更加稳当,最重要得是跟自己的仇彻底解不开了。

“刘泰选择这时候迎亲,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至少短时间我们不需担心刘泰会对我们出手,打扰到我们剿灭刘琨。”张宾道,

“拓跋内乱,刘泰娶妻,这是天要灭刘琨啊,若我们错过这样机会,将来必然遭受天谴。”

“嗯!”石勒听到张宾的话,也非常认可的点点头,然后对张宾道,

“你让人去备份厚礼送给刘泰,顺路去探查一下刘泰的虚实,看看刘泰城市的治理情况。

我总感觉我们派遣过去的人,没多久就没什么消息了,让他顺路查一查。”

说实话,石勒到底对刘泰会不会一怒杀了自己使者的事情倒是不怎么担心,若刘泰真这般不讲规矩,那早就什么都不管不顾的来攻打自己了。

刘泰这个人不要脸时是真不要脸,但平时,要脸时又做的无可挑剔,整一个二皮脸。

“遵令!”张宾听到石勒的话,心中也马上开始安排起人选。

至于张宾这种是绝对不会去出使的,因为张宾可以算是石勒的谋主了,若能把张宾给扣留下来,那脸不脸的对于刘泰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石勒没在刘泰成亲的事上操心,对石勒来说,刘琨被消灭真太重要了。

只要刘琨被消灭了,那自己面对刘泰时,就真正算有了纵深可谈。

哪怕刘泰攻打下邺城,自己一样能退到太行山,退到并州,跟刘琨一样想办法苟着。

到时候自己应对刘泰那将会从容的多,而不会像是现在这般的束手束脚。

至于打败刘泰,就好像是刘泰对于解决石勒感觉到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若石勒说自己能稳稳吃定了刘泰,那才是有鬼的事。

双方那是麻杆打狼两头怕,顶多就是刘泰多几分容错率与纵横不败所带来的必胜信念,但若说稳稳吃定石勒,还真做不到。

不论怎么说,此刻的石勒凑齐了步骑八万,号称二十万大军,开始进攻刘琨。

石勒虽异族人,但石勒吃了当初进攻洛阳的礼包,相对其他异族,重视美女财物,石勒倒打包了不少的工匠人才,完整版的霹雳车技术石勒没有,但仿照版本的肯定有。

至于强弩技术自然也少不了,真论起技术来,可比刘泰那边从西晋拿到的技术要完整多。

若刘泰没干掉王浚,收编了王浚手下的工匠,怕还差石勒几分。

但这几年刘泰休养生息,对于军事上的成长见效缓慢,但刘泰的工匠技艺却在突飞猛进。

最重要的就是把王浚手上很多较为高等的军事技术进行量产化与规范化,在完成度量衡与矢量统一的情况下,容纳到刘泰的工程体系中。

当然,石勒在准备对付刘琨,刘琨也早早明白了这一点。

只不过,刘琨没有想到,刘泰会命令卢谌作为使者,前往晋阳对刘琨释放善意。

让刘琨若见局势不好,可逃跑到拓跋部落去,让拓跋部落予以庇护。

至少刘泰可以通过拓跋部落,把刘琨给顺利的庇护下来。

只不过,在卢谌见到刘琨后,却发现刘琨满头白发,苍老而憔悴,与自己印象之中当初离开时的刘琨截然不同了,一股衰老的气息几乎扑面而来!

“我无事,当初进攻伪汉不成,所以受了几分反噬而已。”刘琨看着卢谌面对自己的惊讶神色,从容不迫道,“子谅,且先不说这些,你且说说刘泰吧。”

“姨父您想要知道什么?”卢谌听到刘琨的话,忍不住询问道。

“都说一说。”刘琨平静的看着卢谌,不由道,

“刘泰那边怎么样,你又在刘泰那边干什么,刘泰是否有亏待了伱,什么都可以说!”

“?”卢谌听到刘琨的话,不由充满了疑惑,要知道在卢谌在快马加鞭赶到刘琨这里时,石勒已经打出了要讨伐刘琨的旗号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琨怎么能不担心这些,反而去问刘泰的事。

要知道,现在的刘泰可惬意的很,现在都要娶妻生子好不惬意了。

不过,面对刘琨的询问,卢谌也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拒绝理由。

此时此刻,卢谌只有对刘琨老实说着自己在幽州的见闻,对自己现在成为军史也没隐瞒。

只不过,现在的卢谌的地位已逐渐提升起来,成为负责掌管教化的要员,而刘泰也显然是把卢谌向跟异族打交道的鸿胪寺进行发展,而对此卢谌还是相当的满意的。

刘琨听着卢谌的讲述,不由思索起来,良久刘琨感叹:

“刘泰显然想着手解决胡汉之别啊!了不得,真真了不得!”

刘琨感叹后,对卢谌道:“你把泰真,群儿等人带去幽州吧,我就不走了!”

“姨父,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更不要说刘郡公明显有保存您的意思,您又何必倔强呢!”卢谌听到了刘琨的话语忍不住道。

“我若是不死,刘聪也好,石勒也好,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刘琨摇摇头说道,

“刘泰既明白胡汉有别,致力推行化胡伪汉,想来迟早定会反胡,你跟着他,我很放心。”

刘琨看着卢谌,却没有半分掩饰,继续道,“但如今黄河以北尽归伪汉,我已是唯一晋臣,又怎么能去避祸?当了一辈子的晋臣了,难道临死,还要再投一次刘泰吗?

去年一战,已经耗尽了我的精力,如今我也累了。

父母死于晋阳,亲族死于晋阳,如今战死并州本就是我最好归宿。

我本百炼钢,终成绕指柔。”

刘琨的话说到这里,心中或带着几分的悲愤,亦或者带着几分的哀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