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曹嶷的到来(3/3)

至少比较起这时代内陆地区的采盐办法成本要低得多,只不过内陆的食盐工艺比较成熟,整个生产流程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杂质。

但从海洋里面生产食盐的话,杂质还是相当多的,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

不过对刘泰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毕竟大量海盐生产出来又不是供应给贵族,而是供应给百姓的。

对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海盐的问题就算再大,但至少也是食盐。

就这时代来说,能吃到食盐就很不错了,谁还讲究食盐卫生不卫生啊!

当然,想吃那种经过层层过滤的雪花盐,以刘泰的能力也不是弄不出来。

但问题是短时间内普及不开来,别得不说,经过各种物理化学办法处理过卤水后,再用豆浆中的蛋白质去不断中和食盐中的有害物质,再生产出来的食盐会更有利于人体食用。

但豆浆这种东西在没有量产前,这种食盐也就只有自己能食用啊!

不过对刘泰来说,产盐的最大作用,倒不是什么把食盐贩卖,或者掌握了食盐贸易,又或者把食盐拿出来,直接冲毁这个时代的食盐体系这么的简单。

而是有了食盐作为标的物,刘泰终于可以开始玩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金融票据了。

这时代最硬通的货物自然是粮食,但问题是刘泰自己的粮食都不够,要是玩粮食票据让一个不长眼的家伙来砸场子,刘泰弄出来的金融体系怕会马上反噬。

但现在有了食盐,把票据面子强行跟食盐挂钩,或者仅凭借着票据,便能换取到相应食盐,那这种票据,哪怕是在乱世中,一样会被百姓快速的接受。

而有了这样种相对稳定的票据后,刘泰想通过票据让百姓们手中获得一种能交易所有东西的一般等价物,而不是需要百姓们拿着手中的物品去以物易物。

毕竟货币的出现最重要得就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下降了交易的成本。

这时代的朝廷,每次修筑钱币所想得都是通过修筑钱币去收割百姓,而从没想到过稳定货币的面值本身,就是维护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转,从而让整个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

别去急功近利的疯狂收割百姓,让百姓稍稍松一口气,让百姓手中有一点点的余钱,那百姓自己就会把这钱给花出去,让财富在整个社会流通。

而刘泰的想法也是如此,只不过自己需要组织整个青州的百姓们修建房屋道路,城墙,各种各样的在战火之中被摧毁的设施。

在这过程中,自己手中以盐作为标的物的票据开始在百姓的手中开始逐渐流通起来。

一开始,百姓们只感觉这票据只是能用来买食盐,买些吃的。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信誉慢慢积累,尤其通过每日一结的工资方式让这种票据在百姓手中积累得越来越多。

百姓也自然会尝试用这种票据去购买其他商品,而在他们发现至少在青州地界,这种票据能自由流通购买所有他们所知道的产品后,他们自然接受了这种票据。

作为日常的一般等价物,让他们以为这种票据能购买一切生产物品。

但实际上,只要商品上了规模,这种东西也就只能用来交易食盐,是食盐的借据。

就在刘泰全面接手青州,并且百废待兴的尽可能开发青州时,褚翜过来了。

而且不仅是褚翜,甚至曹嶷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和各种书籍来青州了。

“见过刘青州!”曹嶷见到刘泰,却是连忙对着刘泰行礼。

这可是前脚跟干掉苟晞,后来又直接干掉了五十万乞活军的新一代大魔王刘泰啊。

曹嶷这个被苟晞日常暴打的家伙,此刻面对刘泰可是恭敬得很。

“曹长史?”刘泰看着曹嶷,自己自然记得曹嶷在王弥身边,开口道,“你不是一直在叔父的身边吗,怎么过来了?”

曹嶷道:“东莱公打下洛阳后,听闻将军已打下青州,便让我先运送财物来东莱。

这里还有刘青州喜欢的各类杂学典籍,东莱公在洛阳也获取了不少,给将军您带来了!”

“叔父心中有我啊!”刘泰听到这话不由感慨,然后拉着曹嶷的手道:

“曹长史坐,快坐!叔父已经打下了洛阳,快给我说说那边的事!”

“诺!”曹嶷对刘泰点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