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渡河(3/4)

应该怎么说呢……当一个人真的一点点知识都没有,甚至连前后左右都难以区分,这样一个个士卒,除非把他们对自己的命令训练成本能,甚至这种对命令的本能要超越他们对死亡的抗拒,否则他们是很难成为一支精兵,绝大多数遇到一层战损差不多就该溃败了。

而那种能抗拒死亡而为将士奋斗的士卒,怕更多得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只少以刘泰现代的道德感,实在做不出这种怎么看都需要自己被枪毙的行为。

毕竟哪怕穿越后,绝大多数的人节操都会薛定谔的下降,但再下降也是有底线的。

与之相比,另外对穷苦大众的训练方式,那就是要给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打造优良作风,能够艰苦奋战,轻伤不下火线的真正精锐。

既然有白手起家的机会,那自己对手下士卒的定位自然向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军队对标。

现在的自己拿不出马列主义这种高水准的政治指导,而且这种政治指导理论也未必适合这时代的华夏,但自己能做第一步,那就是给他们扫盲!

是的,刘泰的目的很简单,从扫盲开始,哪怕一天只能够学一个字,学习个两三年,总归能够把字学得七七八八,至少日常的读写没有什么问题。

而组织力这种东西,随着士卒中识字人数的上升,自然而然便是会得到提升。

刘泰很清楚,想要自己亲手塑造一支自己所想要的精锐,那是真急不得的。

......

第3章渡河

这过程中,肯定有人会因为受不了离开,同样说不定自己在哪一场战争结束,精兵还没练出来自己就被打没了。

但即使如此,自己也必须要让他们识字,而且只让他们识字还不够,还需要找机会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使得他们能够成为自己将来的左膀右臂。

这些思想现在自己是不敢大声嚷嚷的,而是要去找个合适的机会去宣传。

甚至将来帮王弥当了皇帝,自己当一个大将军什么的,说不定这些思想都要咽在肚子里。

但如果哪天自己独立了,那自己不但要想办法用武器武装将士们的体魄,更要提出一个统一的惠及百姓的纲领性思想,从而武装战士们的思想。

当然,这些东西要是现在提出来,那肯定是自找死路,但为未来的做好规划,总归是刘泰应该做得事情。

若自己有生之年能打造出伟人军队一半实力的精锐,那自己想来也能做当时第一名将,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了。

而便怀着这样的想法,刘泰尽可能把记忆中的一些看起来微小,但那支伟大军队的各种技巧,都尝试着本土化的训练。

而检查完了军营,同时安抚了一些惊魂未定的战败士卒,到了第二天,便是开始了训练。

刘泰也没什么废话,早上天还没亮,便开始叫醒正在酣睡的士卒,以最快速度集合,然后刘泰作为领先,开始每日都要进行的慢跑。

别得营地没有训练,但刘泰的营地有训练,哪怕有一日三餐,士卒中或多或少也是有几分微词,所以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刘泰以身作则,让士卒们无话可说。

刘泰作为领跑,则负责控制着节奏与速度,差不多跑了十公里后,便回来吃早饭。

吃完早饭休息半个时辰,便开始训练队列,像是什么前后左右,正步走。#......

第3章渡河

不过,并不是喊口令,而是用各种金铎喇叭之类的乐器与各种不同旗帜的组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