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众臣之谋(2/2)

徐季对徐年的态度不以为意,老态龙钟地说道:“今君上新近接位,当先行商议先候大行之事,稳定国中君臣上下一心,区区阜邑叛军,两万中军即可平叛,君上何必忧心?在徐邑征集十万大军,反而影响邑都军心,到时候邑都百姓惶......

第5章众臣之谋

惶不可终日,又何谈守城?”

徐年闻言微顿。

这话还挺对的,在都城中征集十万青壮,必然引起百姓的惶恐,以为叛军要打进来,到时候无论是底层的百姓,还是那些权贵者,都会心中思变,甚至立刻就有人向远处的叛军递送情报,以获取提前投效之功。

不愧是相邦,虽然对他十分冷淡,但是做事的水准却挺高的。

“当务之急,乃是稳固朝政,不可让宵小之国趁机而入,依老臣看来,阜邑之所以叛乱,背后多半还有他国支持,否则以徐阜的性子,断然没有这份胆子,也没有这份力量。”

徐季的话,让徐年也为之一惊,仔细想想原来那位亲叔叔的性格,果然有些好大喜功的样子,在封地阜邑的时候,就常常传出整日严苛待民的名声,百姓如何肯跟他造反?

这时鲍叔衡也拱手道:“启禀君上,据臣所知,阜邑叛军中足足有两位元罡宗师,我怀疑其中一个是宋国的人。”

至于另一个,自然就是徐阜了,这位公子阜从年轻时候就是武道天才,不到二十岁就入了先天境界,然后在三十岁的时候一举破入元罡,还被先候称为徐国公室的定海神针,没想到现在这根针先扎的就是自己人。

徐国三大元罡宗师,就此去其一。

鲍叔衡也有些许恼火,还没单独给君上禀报军情呢,没想到就被徐季给逼着说出一部分来。

“宋国?”徐年捏了捏眉心,有些心烦意乱。

先候在时,宋国有大举入侵之相,所以才让徐年的外公,左司马兼中军大营统领纪崇,领三万禁军支援砀郡葫芦关。

现在看来,宋国确是早有阴谋,以元罡宗师忽悠阜邑反叛,然后再结大军攻砀郡,一内一外,里应外合,这是妄图覆灭整个徐国啊。

徐阜傻乎......

第5章众臣之谋

乎地为人所用,当真愚不可及。

“砀郡可有军情传来?”

鲍叔衡却是疑惑地摇了摇头:“如今尚且无任何军情,砀郡十分平静,然而宋国大军异动也是有的。”

他也十分纳闷,这宋国究竟想要干什么,明摆着给徐国掀起了内乱,为何不急于攻城?莫非另有阴谋?

思考了些许,他拱手道:

“君上,宋国此举或是在迷惑我们,他们可能另有算计。”

鲍叔衡到底带兵打仗多年,对于排兵布阵已经非常熟稔,一个国家的军队动起来不可能没有任何目的。

“大司马何意?难不成以为宋国只是在耀武扬威一番,让我们警惕西边,然后任由叛军做大,作那围魏救赵之计?”

司寇陈鹫面色阴沉,神情严峻,对徐年恭敬拱手后,直面大司马鲍叔衡的眼睛。

“或许就是如此。”鲍叔衡点点头。

“君上,宋国或许伐不在我。”徐季浑浊的眼中迸发精光。

“哦?”毕竟刚穿越而来,徐年还真不能随便看出来什么,他也不敢低估在场的重臣智慧,能够管理千万人丁的人才,都有其过人之处的。

鲍叔衡脑海中一闪,接过话头道:

“君上,宋国和我国之间,尚且隔了泗水,唯一可以攻伐的地方只有砀郡葫芦关一条路可走,然而葫芦关如今聚集了八万大军,除非宋国举一国之力攻伐,否则断断没有拿下我国的余地。”

“所以,宋国之志不在徐,而在于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