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历史(1/5)

为了让顾修涯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克利夫讲述了一断被掩盖在漫长时光中的真实历史。

据载,这个世界上原本是没有神的。

最初的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他们在自然的无穷危险中困苦求生。将万物的规律总结为经验,形成知识,子孙延传,以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填造出相对安稳的生存范围。

然后,部落诞生了。

人类的社会性分工开始萌芽。聚集在一起的男女老少各司其职,身强体壮的负责捕猎,心灵手巧的编织衣物,老者授予幼童人生阅历,伤残力微者则做些力所能及的杂事换取食物。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个体之间的思想冲突引发了矛盾。这种矛盾可能是一件麻衣要缝多少针才够结实,一种植物要怎样耕作才能收获更多。不同的人生带来的是不同的阅历,人们各执一词,都笃信自己的经验,并试图让他人也认同自己。

矛盾拖慢了生产资料的积蓄,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服众,来统一某些无法被说服的人。

于是,某位曾凭借经验预警暴雨,拯救部族的德高望重之人被推举为了酋长。

他以经验和阅历公断分歧,定下规则。数百人由此在分工不同中,走上了最初的标准化。

劳动产出因集群作业得到了飞跃提升,吃饱穿暖不再是梦想,生命的基本生活诉求得到满足,充沛的物质积累致使享乐主义开始诞生。

人们开始不仅仅满足于果腹和温饱,他们开始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趋乐避苦的欲望成为了思潮萌发的第一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辛苦劳作?

我们凭什么不能像酋长一样,坐在遮风避雨的屋子里,动动嘴就能获得最新鲜的食物、最青春的少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