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明(3/5)

在群雄割据的时期,兖州曾因为陈宫与张邈迎吕布叛乱、青州有黄巾肆虐、徐州数番被屠戮、江淮之间在袁术的横征暴敛之下人相食啖,白骨委积。以至素以丰饶著称的中原腹心之地,生民百遗一。

后来,江东与魏国在淮南反复拉锯互攻。

魏武曹操为了战略需要,还将整個江淮的黎庶徙走,让寿春城以下皆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且在曹丕执政时期,三次征伐江东,让黎庶没有修养生息的时间;当今天子曹叡继位后,便又有了石亭之战的惨败,将好不容易才恢复的一缕元气也给丧尽了。

可以说,如今魏国的东线,不管是兵士还是两都辎重都很吃紧。

半个扬州就不必提了,仅是六安县一带有些百姓。

青徐二州也只能堪堪自守,不复有驰援淮南战线之实力。

而豫州是与荆州并称的,隶属在司马懿的管辖之下,粮秣与物资的日常供给都是转运给荆襄战线的。非大战之际、无有天子诏令,豫州是不会为淮南战线供血的。

是故,真正持续给淮南战线供血的后方,乃是兖州。

并非是兖州寥寥无几的郡兵,而是“战时为卒、非战为农”的士家。

而兖州士家是什么状况,他已经让夏侯惠亲眼目睹了......

想在淮南战场之上建功立业,希望能寄托这些犹如行尸走肉的士家登锋履刃、奋勇杀敌吗?

不!

是狠下心肠,......

第043章、花明

让这些士家去填沟壑、去消耗贼吴的锐气;将他们当作弃子去诱敌、去牵制贼吴的主力,为常备精锐创造击破贼吴的机会。

是啊,要先以这些士家的性命作为代价,才能迎来破敌的希望。

“石亭之战后,我魏国东线受创甚重,恐十数年之内不复有横江之力矣。”

这是夏侯威的感慨。

也是对夏侯惠的劝告——

如果夏侯惠想以武勋立身,那就应该力争进入洛阳中军。唯有进入洛阳中军,才能有资格举国的战事,才不乏建立功勋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