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热闹的气氛(2/4)

田福军对于未来的工作,早就有所打算,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就是黄原地区最大的问题,是时候改变这个情况了。所以在小麦收割之前,就专门主持召开了一个全区的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敢于砸烂大锅饭,实行生产责任制。

有的人担心,提出两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有的队要搞包产到户怎么办?而有的队不想搞生产责任制,继续坚持集体生产又怎么办?田福军果断的说道:“前一种情况不阻拦,后一种情况不强迫。”

他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打破大锅饭的传统才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双水村这样的村子来说,反而是集体生产更合适一些。

79年十月份的时候,地委就出台文件,要求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收益分配原则下,施行作业组大包干。

双水村还是那个双水村,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要说变化,那就是双水村的人都已经不在住在窑洞里面,搬到了新村位置的砖瓦房去了。

除了村里年轻的母亲们又给双水村带来几个新生命,也没有什么人去世。

哭咽河上修建起来的大坝,这么多年一直在加高,虽然期间也遇上过山洪,却一直都没有被山洪冲垮。这当然因为是这个大坝并不是用土修建起来的,反而是一开始拦河的时候用的土坝,可跟着在后面修建起来的水泥堤坝经得住任何的考验。

可哭咽河的河床一直在上升,就是因为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可这个问题双水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等到了冬天或者哭咽河缺水的时候,让人去加深河道。

当然其他地方的变化不小,现在到处的集市已经开放了,实际上就是把之前的黑市变成合法的,人们可以自由的买卖,甚至有的人还跑起了长途贩运。王满银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变化,所以开始重造旧业,开始卖起了老鼠药。

公社跟大队的领导却有些怨言,因为现在一再强调生产队的自主权,这让他们的权威放在什么地方?更别说紧跟着来的生产责任制,提倡发家致富,这都让很多人不适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