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所欲(2/5)

王彪之和王坦之当然也明白,两人知趣的站起身来告辞。

“谢公,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商议出一个万全之策为好。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我等还是回头再斟酌斟酌。我等先告辞了。”王彪之沉声道。

王坦之也道:“是啊,此刻仓促做出决定,恐难万全,我们都好好想一想,再做决断。”

谢安微笑道:“王翁文度慢走,谢玄,替老夫送客。”

谢玄沉声应了,王彪之王坦之看了一眼李徽,李徽皱着眉头站在那里,并未有任何恭送的表示。这在平常是失礼的行为,但今日,王彪之和王坦之却无怪罪之意,心中反倒有些微微的歉疚之意。

他们知道,谢安和他们想的一样,这一趟差使恐需要李徽干万。但在这件事上,显然让谢安和李徽挑明是最好的。他们两人其实不宜多言。

谢玄陪同二人离去,书房之中安静下来。屋外蝉鸣呱噪,吵闹不休。风吹过屋顶树梢,树叶哗哗作响,廊檐下的竹风铃发出清脆的撞击之声。

谢安静静的看着李徽,微笑道:“弘度,你要和老夫说什么?”

李徽许可口气,仿佛下定决心一般,微笑开口道:“四叔,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问四叔。”

谢安道:“问便是,坐下说。”

李徽站着不动,问道:“我想问的是,倘若能够拖延个一两年的时间,四叔打算如何整饬军备,迎接同秦国的一战?”

谢安皱眉思忖片刻,缓缓道:“老夫也没细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老夫心中有个大致的考量。秦人若大举攻我大晋,必是数路大军一起进攻,而以江淮之地为重点的目标。鉴于我大晋目前的兵力配备和归属,老夫认为,让桓氏全力顶住大江中上游的秦军,让我东南无后顾之忧。毕竟荆州乃桓氏根基,他们会尽心竭力,全力为之,不会有任何的懈怠的。我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一点。起码能够迟滞秦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