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反制(2/4)

越是乱局,越是有利可图。只要局面不崩盘,在混乱的局面里,反而更容易找到机会。这对本来就出身寒门,机会不多的李徽而言,倒是一个逆行而上的机会。

大年三十,李徽带着李氏全族上下人等重开祠堂,供奉李氏祖先牌位,修撰家谱,祭祀拜祖。丹阳李氏人丁虽然不多了,但是既要振兴,便要上正规。

李徽被族人推举为族长,颁布了几条族规,也算是丹阳李氏有了领头人和规矩。

当日全族欢宴,李徽给老老少少都包了大红包,将从京城带回的物品分发给他们。全族上下自然是欢腾一片。去年李徽已经置办了田亩庄园,李家族人已经有田可耕,生计已无问题。

李徽又告诉族兄李正,明年春天请个教书先生回来,要在族中开设学堂,让族中的七八名男女幼童入学认字读书。温饱之后便需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将来家族振兴,是需要族人里边出人才的。这些事都是必须要做的。

初一开始,各族拜年聚会,热闹了两日。初三日李徽去拜访石城县县令赵墨林,宴请赵墨林。初四赵墨林回请宴饮。到了初五日,李徽一行便要准备启程回京了。因为李徽接到公文,初七日朝廷大朝会,需要参加朝会,不能逗留了。

初六清晨,李徽一行启程,当晚即抵京城。

初七日清晨,咸安元年的第一次朝会召开,李徽作为门下省给事中将列席朝会。

清晨的寒风里,李徽早早的来到在太极殿前,不久后他见到了谢安王彪之等人在大群官员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李徽上前一一行礼。谢安难得的询问起李徽母亲的身体,询问了几句他家中的事情。王彪之在之前和李徽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保持着威严的态度,这一次居然也和李徽寒暄了几句。

李徽觉得有些纳闷,他们这样的态度颇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在朝钟敲响,准备入殿的时候,李徽悄悄询问谢玄。

“谢兄,几位大人今天怎么了?对我这般客气起来,倒是有些受宠若惊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