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545 进入轨道(2/3)

    “我察觉到情况的变化,提前安排了一个借口,将他们调开了,没有人发现。他们也差不多就要回来了。”

    “那就好。那就没有问题了!相信我,我们是站在导演这边的。”稍稍停顿一下,喻劭还是没有能够按耐住自己的好奇,“所以,是真的吗?”

    纪叙愣了愣,随后就反应过来:

    喻劭还是很难相信,张本卿居然能够演戏。

    似乎感受到喻劭的轻松,纪叙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下来,没有忍住就笑出了声,非常认真地给出答复。

    “其实,我们也依旧怀抱着迟疑的那态度,但我想,只有等待电影剪辑完毕之后才能够揭晓了。”

    “我们应该相信导演。”喻劭给出了标准答案。

    挂断电话,抬起头看向户外,太阳,已经挣脱束缚爬上地平面。

    索证没有崇山峻岭,只有丘陵和平原,视野格外开阔,一眼就能够看到尽头,金色的阳光柔和而绚烂地铺陈开来,清晨短暂的兵荒马乱过后,事情终于重新回到轨道。

    然后,纪叙就看到陆陆续续去而复返的记者们——

    又一次地,陆潜证明自己对记者确实有着独特见解。

    陆潜说过,记者是有好奇心的,就好像五岁的孩子,越是阻止越是禁止,他们的好奇心就越是无法遏止,并且会蛮不讲理地硬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比如,五岁的孩子想要吃冰淇淋,即使父母不允许,他也会直接在地上打滚撒泼,全然不会在意他人的目光——

    到了七岁、十岁之后就有了羞耻心,他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很丢脸;但在五岁,他只是懵懵懂懂意识到这样一个可能,却终于抵挡不过自己想吃冰淇淋的迫切。

    记者,也是如此。

    所以,面对记者的时候,“堵不如疏”才是最正确的方案。

    与其遮挡得严严实实,激发起记者的斗志,时时刻刻都需要和无孔不入的媒体斗智斗勇;不如不经意间泄漏一些“秘密”,让记者千辛万苦的追逐和探索能够有所收获,不至于做出任何冒险的过激举动。

    最重要的是,“秘密”又能够掌控在剧组手中,由他们来决定记者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无形之中通过记者来完成宣传,这等于拥有了免费劳动力,同时劳动力还沾沾自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