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370 风向引导(2/2)

    在文章的最后,“光影世界”引用了一段采访作为结束。

    “光影世界”,“导演,你现在拥有数不胜数的影迷,大家都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和你直接沟通联系,但为什么你始终那样任何回应呢?”

    陆潜,“我想说的事情已经全部记录在电影里了,如果观众对我眼中的世界感兴趣,可以通过大荧幕了解;而在生活里,我更加倾向于保持安静,否则我的脑袋很快就会被掏空了,我可不希望下一部作品就被冠上’江郎才尽’的名头。”

    “光影世界”,“所以,导演,你没有任何官方社交网络账号。”

    陆潜,“是的,没有。”

    陆潜,依旧在保持着“沉默”。

    通过“光影世界”的这篇专题,整个机场事件、新闻发布会事件全部都得到整理,而且陆潜面对媒体的许多反应和姿态也全部都能够得到解释;最重要的是,此次事件也已经脱离普通八卦的层面,上升到全新层面:

    娱乐至死,是否正在毁掉人们的生活?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已经不仅仅是“陆潜VS陶染”或者“陆潜VS媒体”的简单二次元对立了,更多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内部矛盾暴露出来,迫使专业媒体们不得不深入挖掘,暂时撇开个人,深入本质展开分析。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如果此时此刻依旧抓住“陆潜VS陶染”或者“陆潜VS媒体”的事情喋喋不休,那就显得太低级太无趣,没有人会给予关注——

    当然,网友们依旧不会闭嘴,他们总是有着数不胜数的情绪需要宣泄。

    但是,那些评论截图却能够让一大部分网友稍稍安静一些,因为只要不是笨蛋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打脸。

    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地方。

    不久前,这还是一个人人八卦的事情;然而现在却因为陆潜的勇敢和大胆,整个行业都开始严肃讨论起来,“光影世界”在整个过程里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蔚海电影节开幕式影片“沙漠王妃”的女主角、金册奖影后和安桥电影节影后得主柴少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表示。

    “显然我们每个人都正在与这种文化风潮做抗争,陆潜导演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也非常勇敢的举动,他将镜头对准了那些陷入娱乐至死而无法自拔的人们。”

    另外,年轻导演兰晨也同样做出了回应。

    这位导演就是陆潜之前入围蔚海电影节最年轻纪录的保持者,今年二十五岁,两年前二十三岁的时候以自己第三部作品首次入围蔚海的主竞赛单元,去年九月又入围蓝夏电影节主竞赛,今年再次回归蔚海的主竞赛单元。

    毫无疑问,他就是当今年轻艺术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才华横溢也肆意张扬。

    “当凝视者成为被凝视者,当被凝视者成为凝视者,陆潜导演的行动唤醒了我们,是时候我们发起反抗了。”

    “没有人应该拒绝媒体,但所有人都应该拒绝娱乐至死。”

    兰晨的发言就显得直接犀利了许多,引发了他和记者之间的一阵唇枪舌剑,但这次没有掀起太多波澜,因为整个蔚海电影节都在讨论相关问题。

    “人人都在讨论陆潜”,这就是最写实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