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273 筹备工作(1/4)

    “游客”的故事背景是非常讲究的,在一个滑雪场遭遇雪崩,然后遭遇危机,为什么呢?

    无论在哪个时空,中产阶级的生活都是拥有一定套路的,冬天滑雪、夏天海岛,几乎年年度假都是如此模式。

    在滑雪场遭遇雪崩,整个背景本身就已经定义了中产阶级的身份。

    那么,为什么不能是海岛遭遇地震呢?

    这就与影像风格息息相关了,在“游客”的电影画面里,冰天雪地所透露出来的疏离和冰冷就是最好的氛围,这也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一种寒入骨髓的效果,搭配电影传递出来的黑色幽默,就能够进一步向观众传递心理暗示。

    如果选择夏天海岛的话,整个镜头语言都需要做出改变,甚至就连主角夫妇之间的争吵也应该改变方式——不再是冷战,而应该是烦躁到濒临爆发,可以想象,整部电影的气质和基调都需要做出改变。

    当然,这样拍摄可以吗?

    可以!

    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Payne)改编自原著“后人”的同名电影,也聚焦一个中年中产阶级家庭的危机,整个故事就发生在夏威夷,浪漫的海岛风情弥漫着角角落落。

    但这样的话,剧本框架、台词细节、影像风格、镜头语言等等全部都需要调整,这是一个大工程。

    所以,陆潜还是希望能够在冬天过去前完成拍摄。

    幸运的是,比起“解除好友”、“突袭”时期,陆潜已经初步拥有了自己的创作班底,而且蓝鲸影业和喻劭的存在也能够帮助陆潜快速建立剧组,整个推进效率明显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