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寡妇与军队问题(2/4)

死了军士,如果军士的儿子还小,或还没有儿子,没办法接替,大都督府会去军士的原籍勾人,而军士的妻子,自然需要离开卫所重新安置。

这些寡妇及其孩子,一些在山西的,就地安置,在北方的,命其各自归籍。而一些在南方的,在金陵的,则因为路途遥远,会派一部分军士护送至金陵,听宣之后再安置。

“前线有些难啊。”

刘南山沉重的感叹。

顾正臣微微点头,此时可以说是明军最虚弱的时刻,尤其是战马损失巨大,根本无力远征。

虽说朝廷在极力推动民间养马,可这需要时间,而且民间养出来的马,大部分是挽马,负重慢行可以,想要远途奔袭,适应战场需要,难。

一匹真正战马的养成,可比养五个娃还难,成本还大。

顾正臣等人让开道路,看着马车一辆辆经过眼前,妇人的手满是冻裂的口子,嘴唇已被冻得发紫,里面的孩子早就没了哭闹的力气。

这些人扛着冬日凌冽,一路南下。

没有人问出为何不春日送来,省得她们吃罪的话。

因为冬日里,是前线相对轻松的时候,严寒对明军是个困难,对元军也是困难。卫所调动一批军士护卫,总需要在相对不需要人的季节。

顾正臣看向百姓,商人,除了在军士脸上看到敬重之外,就再没看到敬意。

百姓眼里,更多的是对她们的同情。

商人眼里,无动于衷外还有些不屑一顾。

这个时代,缺乏对军士的敬意。

这也不能全怪百姓,毕竟军士在民间的代名词是武夫、粗人,甚至还有人将其称之为兵痞。他们或许清楚是谁在边境作战,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是军士用命换来了当下城中稳定、安全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