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迹(3/4)

纵观素王行事,百无禁忌,哪里像洛氏那样,层层束缚。

若是素王站在朕的位置上,他一定会做出和朕同样的事情,所以朕所做的绝对没有错。”

姬昭现在也不会时时刻刻关注人间了,但若是听到始皇帝的这一番话,大概还是会赞同的。

因为始皇帝现在对六国贵族所做的,远远比不上他当初践踏殷商贵族来的残忍。

始皇帝有一点说的很对,姬昭和洛氏真的很不一样。

相比洛氏来说,姬昭更自私,更关注家族的延续,但是他让洛氏这群子孙所接受的教育,却是天下为己任。

他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代代哲人的家族。

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子孙能够做到,洛氏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让他失望。

千年以来,除了家族延续之外,姬昭几乎不干涉洛氏的任何事情。

而且由于系统屏蔽词汇,他也没有给洛氏透露任何未来,完全都要依靠洛氏自己打拼。

……

大殿之上发生的事情,整个秦国高层都讳莫如深。

新生的秦王朝到处都是矛盾,现在完全是依靠着始皇帝的威望在强行压制。

短短几天之后,一道震惊天下的诏令从咸阳传出。

无数官吏从官署走出,开始抓捕那些妄议朝政之人,不仅仅是儒生,还有违反律法的墨家子弟,还有那些欺骗始皇帝的术士。

孟成没想到始皇帝这么干脆,他尽力托人将自己的弟子送出咸阳,他知道自己是跑不了的,于是安坐在咸阳等死。

于是数百人在咸阳城中被杀,这一下再也没人敢于非议朝政了,各项政令的推行立刻顺利了许多。

然后始皇帝诏令天下郡守县令,将六国史书全部焚毁,一册不留。

同时要求天下之人,除了医术占卜和农学之书外,不得留存,全部汇集到咸阳。

在杀了一批人和烧了很多书之后,始皇帝下诏。

但凡妄议朝政者,杀!

但凡民间私藏儒道墨法之书,杀!

于咸阳置大秦学宫,以天下有贤名的人担任,其余人不得讲学,不得著书,不得传授学识。

大秦黔首,想要读书,先要立功,然后到咸阳城,由皇帝批准,才能入学,而且只能学律法,做吏员。

不过始皇帝还是保留了秦国贵族家中藏书的权利,他毕竟只是比较独尊,还不算是真正的独夫。

真要是让秦国贵族同样将藏书交出来,恐怕立刻就是天下皆反。

与此同时,始皇帝开始折腾那些迁到咸阳的六国贵族,当然答应的封地,自然是全部取消。

毕竟就连宗室功臣都尺土不封,前朝后裔怎么可能得到封土呢?

始皇帝认为要断掉六国贵族的念想,就要彻底将六国王族公室废掉才行,于是全部贬为黔首,让这些人为他去修陵寝。

这些贵族怎么可能禁得住这么重的徭役,在路途之上就直接病死一部分,等到陵寝修完,恐怕不会有什么活着的人了。

一时之间,咸阳城中哀鸿遍野,其他国家至少还是战败了之后,才来到咸阳的。

齐国贵族是自己主动投降,现在想到齐王之前说过的话,只感觉悔恨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