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王畿弊政(3/4)

至于以后,就要依靠......

第27章王畿弊政

后人的智慧了。

他继续翻看着那些繁复的资料,一边看一边思索对策,“首先要先把虢石父这个废物搞下去,这么关键的时期,这种能力平庸的人没资格待在高位上。”

镐京王畿的畿内诸侯实力之强,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公时代,王室的权力被侵夺了很多,甚至有了架空天子的趋势。”

当年文公改革大幅度的缓解了这个进程。

但是一百多年之后,这个问题还是卷土重来,王室在镐京的经济基础已经快要被掏空。

打压畿内诸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打压要有限度。

在没有决定性力量的时候,不能突破畿内诸侯的底线。

虢石父没有把握这个的能力,所以他不是洛成需要团结的贵族。

当年文公是借助熊顿之乱,畿内诸侯力量空虚之时,将畿外诸侯的力量引入进来,才有足够的力量去进行改革。

现在王畿的政治势力同样不平衡,荒王、宣王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解决的方法错了。

王权虽然衰落到这个地步,天子还是比天下任何一个诸侯......

第27章王畿弊政

强,比王畿中的任何一个卿族强大。

荒、宣二王于是选择了直接用暴烈的手段打压贵族,结果导致他们同气连枝,共同反抗。

在洛成看来,所有的王都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一旦天子将所有人逼到对面,他自己就成了弱势的一方。

从邦周建立起,天子的力量虽然是最强的,但没有诸侯联军强。

这个现实不是分封制导致的,而是由于这个现实,必须实行分封制。

素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让天子成为了一个超然的存在,只要王端坐神位,就能始终保持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但总有喜欢自己下场厮杀的君主。

荒王和后期的宣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成功的将所有的诸侯公卿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姬涅的母族是齐国,妻族是申国,这些都是可以依靠的畿外力量。

但是还缺了晋国,中原最重要的姬姓大国,不能在王畿之中没有......

第27章王畿弊政

属于自己的利益。

这不利于团结宗亲的力量。”

洛成有些无奈的摇摇头,所有的君主都想要乾纲独断,总觉得依靠别人就要分权。

有的成功了,握住了更大的权力,有的失败了,身死国灭的都有,荒王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他不希望借助畿外诸侯的力量来打击畿内诸侯,而是要自己动手。

结果最后被畿内诸侯暗中主导的暴动推下台。

宣王前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暂时的兴盛。

后期想要踢开帮助他夺权的诸侯,于是就败亡了。

申国君主的确想要借助自己女儿王后的身份,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在洛成看来,这是非常合理的行为。

申国付出了代价,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

邦周本就是天下诸侯一起打下来的,诸侯们既不敢僭越称王,又没有推翻姬姓王室统治的力量。

他们想要在体系下捞好处,天子应该高兴,毕竟这个体系他是最大的获利者。

......

第27章王畿弊政

#

天子只要稳坐钓鱼台,用高位来赐予那些显赫一时的畿外诸侯,平衡那些畿内公卿贵族,掌权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况且,申侯是王畿的西北屏障,与犬戎一些部落之间的沟通全权由申侯负责,维持与申国的良好关系,对王畿的安危很重要。

宣王看到这一点,所以为姬涅选择了申侯的嫡女作为王后,但是姬涅居然想要破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