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说服村干部!(2/4)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这些话,周扬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果然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村干部们对于知青脱产搞学习还是有意见的。

连村干部们都如此,更何况是普通社员们了。

当下,他再次示意这些村干部们安静,而后说道:“让这些知青们脱产备考,倒不是因为我自己是知青,而是出于现实考虑的!”

“大家想一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你们觉得那些知青们能安安心心上工吗?”

“与其让他们三心二意的工作,还不如让他们安安心心的去学习备考!”

听到这话,众人都沉默了。

周扬说的他们也能理解,那些知青们好容易等到这次机会,怎么能安安心心上工的。

只是这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知青们考不上大学那是他们的事儿,但知青们要是耽误了村里的生产,那就会影响到村里的利益。

“可是这也不是让他们脱产的理由啊,村里的其他社员会有意见的!”王平道。

周扬当即说道:“其他社员群众有意见,不外乎大家觉得这事儿和村里没关系,这一点我能理解。不过我想说的是,这帮知青要是考上了大学,对我们八宝梁村也是好处多多的!”

“这有啥好处?”张根旺下意识的问道。

“好处可多了,这年头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有多难,大家心里都清楚,好像近十来年,咱们村是一个大学生都没出是吧?”周扬道。

“是没出过!”张根旺道。

“那如果咱村里一下子出个几十个大学生,你们觉得会咋样?”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还真没有想这个。

“出几十个大学生,这可能吗?”第二生产队的队长左建生一脸震惊的说道。

“没什么不可能的,咱村里这帮知青的水平我比你们都清楚,要是让他们好好复习一段时间的话,考个几十个一点问题都没有!”

周扬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因为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全国各个高校在招生方面采用1952年的“分数制”招生录取办法。

各省按照国家教委发布的招生计划,根据分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取标准除了分数之外,再不受其他因素控制。

同时,国家每年会发布专门文件,具体规定各个高校招生录取人数,并且毕业后的学生享受国家统一分配,分配和调配计划分别由国家教委和各省市统一制定。

如此一来,公平性就体现出来了,高考靠的便是个人能力了。

而这一点恰恰是村里这些知青们的优势了,他们提前学习了一年多,而且还做了那么多考试试题,就水平而言,绝对超越了全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生了,所以周扬说考上几十个那都是保守了。

“真能考上这么多人?”王平的表情稍稍有些严肃的说道。

“问题不大!大家可以想想,一旦咱们八宝梁村一下子出了几十个大学生,那必然会在全县甚至于全省扬名立万的,这是多大的荣誉?”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要是都考上了大学,他们会不会念咱村里的好,以后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干部身份啊,有这些人在,谁以后还敢欺负咱八宝梁村?”

“再就是,咱村里要是一下子出了几十个大学生,也算是给咱村里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以后他们会不会也像这些人一眼好好学习,说不定就因为这,咱们村就时来运转,成了一个有文化的村儿...”

被周扬这么一说,屋里的这几个村干部都忍不住心动了。

他们还真没想到,这事儿和村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关系。

前面那些倒也罢了,最后面这些话对于他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他们这些人都是有儿女,甚至于是有孙子辈的人,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也都很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