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灭交趾平大越收蒲甘尽复燕云十六州(1/2)

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匡义,也就是宋太宗。据说他之所以这么脑抽,是因为遵从孝道,听从了母亲杜氏的临终遗言。

当时杜太后病重,将赵匡胤叫到床边问道:你知道你是怎么样才得到的天下吗?

赵匡胤回答:我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全是托祖先以及母亲的福。

杜氏却说:放你娘的屁!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将皇位传给了幼子柴宗训,柴宗训小屁孩一个,懂个毛的治国,这才被你有了可乘之机。如果当时后周的统治者不是年幼的孩子,而是成年人的话,天下还能够是你赵匡胤的吗?

亲妈都骂娘了,老赵还能说什么,只能沉默。

于是杜太后就打蛇棍随上,说道:所以,你应该将弟弟赵光义立为继承人,在你死后让他做皇帝,国家有年长的人做皇帝,这才是国家的福气。赵光义死了,再传位给老三赵廷美。等老三死了以后,你儿子赵德昭应该也堪当大任了。到那个时候再传位给他,不是更好吗?

对于亲妈的这番话,老赵也想骂娘。不过他的确是个很孝顺的人,肯定不可能在母亲临死之前反驳母亲,所以就只能沉默。

偏偏杜太后还不依不饶,坚持让赵匡胤答应自己。然后还把宰相赵普叫了进来,让赵普把自己和赵匡胤的话都记录下来,藏在金匮当中妥善保存。

这份遗言,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有了这份遗书,赵光义做皇帝就变的名正言顺。但这货也是个聪明人,拿着金匮之盟让别人遵守,轮到自己却不遵守了。他既没有将皇位再传给弟弟,也没有传回给哥哥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以后,皇位便一直由赵光义的太宗一脉......

第43章灭交趾平大越收蒲甘尽复燕云十六州

把持,赵匡胤的太祖一脉反而成了外人,被排挤在了权利的圈子之外。

如今太祖一脉重归大统,也就意味着金匮之盟的“完美履行”,如此兄传弟,弟传侄,实乃前无古人的高尚之举,彰显了我天朝上国极高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也是儒家仁义治国的最高体现。

为此朝廷大肆宣扬,酒肆茶舍里全是读书人口灿莲花。至于岳灵星女子的身份……便是女子也要履行承诺,这不更是证明了朝廷的品德和正直吗?

一时之间,百姓们都对朝廷竖起了大拇指,对官府的信任度也蹭蹭蹭的上涨。他们均以生活在大宋这样一个高尚仁义的国家感到幸福,然后就传来了童贯在西南大败李氏,将交趾灭国的消息。

宋人们顿时大惊,不是说好了仁义吗,把敌人打退也就罢了,怎么还把别人的国家给灭了呢?

因为岳灵星要修坟,需要奴隶。

她武功天下无敌,还当上了大宋的皇帝,现在能玩的也就是造奇观了,不然还真去为国为民啊,那可是实打实的无底洞,压根就填不满。

不过岳大小姐也不是什么恶魔,考虑到反正在干仗,顺带手抓点奴隶回来帮自己干活,就不祸祸本国人民了。

就这样,童贯搬光了交趾的财宝,掳走了交趾的青壮,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再一把火将交趾都城付之一炬,高高兴兴的班师回朝了。

民间的道德人士自然是对他的这种恶行口诛笔伐,你说你骂就骂吧,他们拐弯抹角的把岳灵星也骂了进去。

这下岳大小姐就不乐意,事儿是童贯干的,我又不知道,你们骂我干什么?你们什么目的,是谁指使的?

好,既然你们这么关心交趾人的安危,那也别在大宋待着了,就去建设交趾,为交趾百姓服务吧。

随着禁军出动......

第43章灭交趾平大越收蒲甘尽复燕云十六州

,但凡敢乱嚼舌根的家伙不论地位高低,贫困富贵,统统抄家抓捕,浑身清洁溜溜的被扔去了交趾。

可想而知,他们必定受到交趾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仁慈善心,也满足了交趾人饥肠辘辘的胃袋,这个就叫做双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