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丹道(1/2)

韩进道:“不曾想,岛上还有这么多高手前辈,弟子定将一一拜访。至于兵器,倒是不急。只是所谓交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徐瞻道:“这茫茫南海,万里海疆,现如今都是陆家说了算,这陆大当家,名唤陆海山,字洪波,号飞虹。fj省泉州府南安县人,原是福建的大海商,因朝廷逼迫,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纵横南海30年。南海陆家手下战船千余艘,商船上万艘,行商日本,朝鲜,南下直到爪哇,这万里海疆大小商会,数万海匪都要仰仗陆家吃饭,每年秋天重阳节都要上交租税。咱们海马帮得罪不起,每年交租,买个平安。按规矩,每年上交五千两白银,鱼干一万斤,以及为师的炼制的各类丹药300瓶。”

韩进心道,此人莫非是陆芝龙?此人原是南海大海盗,后被熊文灿诏安,杀了不少以前的同行。我去,现在自己就是海盗,岂不是要挨打?

韩进又问道:“师傅,我朝现在皇帝是谁。”

徐瞻一笑,“我大梁江山,开国高祖姓陈讳**,出身微末草芥,时值前燕大旱,又逢蝗灾,高祖一家死绝,只留他一人讨饭为生,时值明尊教红巾军起义,遂投奔红巾军,后红巾军南征北战,北伐燕国时,头领马山受重伤猝死,军中四大将争权,最后各领一支人马离去。

此后多次外战、内战只剩陈**和朱双发两支人马,最后决战鄱阳湖。

战前,陈**亲自至惊雷峰,搬请祖师出山助战。

原来当时云水祖师才72岁,五雷心法已臻大成,门下只有三五弟子,常在惊雷峰顶演法传道,荆楚之地巫风盛行,乡民见怪不怪,称祖师为“云中君”。常有乡民至山中求请捉拿妖鬼,周围渐有声名。

陈**许诺大胜之后,奉为国教国师,并敕封惊雷峰周围......

13、丹道

五百里土地。

祖师以山野散修,不敢奉国事,只取惊雷峰周围五十里山川为酬劳,出山相助。

时值七月,鄱阳湖多雨,多水,朱双发部下兵家大将常胜山在鄱阳湖边布下八门金锁阵,宰相刘大衡乃儒家高人,为朱双发之宰相,又在八门金锁阵外又布下四维阵,更增威力。鄱阳湖上战船由东海升龙洞洞主蛟横江布下锁江截海大阵。

开战之时,鄱阳湖上正值雷雨,祖师借天时地利,召唤天雷,借天雷之威,一举轰碎锁江截海大阵,击杀蛟横江。又移漫天乌云集聚岸上,无边雷击轰掣天地,当场击杀朱双发,击伤常胜山及刘大衡,其余兵丁不计其数,鄱阳湖为之水赤,长江为之堵塞。

战后,祖师深愧杀伐太过,有伤天和,请陈**请高人超度,自己则自囚惊雷峰每日诵经忏悔。之后,飘然而去。

此一战,奠定大梁江山,陈**登极后,敕封惊雷峰周围五百里为庙产,敕封惊雷峰掌门真人为大梁国师,敕建“崇天峻及惊雷观”驻云,可是至今为止,本门无一人进京承受此位,据说朝堂之上至今安奉“大慈无量大圣高真之位”。

传至如今,已经历经11代君主,这一代君王名讳陈启飚,年号承光,如今王朝贪腐,民不聊生,妖诡横行,北虏进犯中原,已是王朝末日之像。”

韩进已经接受了穿越,可是如今看来不像是自己已知历史上的朝代。看来是地球的平行世界。来这里一个半月,只是练功求生存,根本不敢出门。现在有些实力了,不妨出门看看。

韩进上前施礼,“师傅,既然我派功夫,到最后与丹道殊途同归,我想现在学些丹道知识,为将来五雷铸丹打些基础。”

徐瞻十分高兴:“妙哉,妙哉,治学宜早不宜晚。随为师到丹房一叙。”

丹......

13、丹道

房,平时韩进只来前面的经堂,今日第一次随师傅穿过中门,来到后面的丹房之中,韩进打量四周,墙有六尺高,但是墙上未直接上梁,而是由房中36根木柱撑起了8尺高的房顶,中间有2尺悬空,供扩散烟气。西侧放着药柜,剖药刀,药碾,石磨,石臼,药杵。东侧是丹炉,并不像电视中演义的那般气派,只是九座陶土炉子,下面燃火,上面是陶盆,里面蒸煮着各类药物。

徐瞻端坐云床,为韩进讲解现在炼制的药物——止血丹。

其主方是:三七、散瘀草、苦良姜、老鹳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

精料是:重楼、金铁锁、披麻草根,白花曼陀罗籽,马钱子,雪上一支蒿。

将主方七味药草加泉水煮出药汁,而后浓缩。各类精料则磨成粉末过筛,必要时需要水飞研磨过筛。

用各类精料药粉与主药熬制的药汁活在一起,用模具赶制成药丸,或者是药汁、药粉在药匾中滚制成药丸。此丹药可迅速止血、止痛,是伤科要药。每年都要炼制上千瓶。其中300瓶上缴陆家,200瓶供应帮众,剩余则出售获利。毕竟修仙也要吃饭啊。

徐瞻从云床上的箱子里,先拿出《外丹辑要》。

“这是为师常用的单方,及炼制的心得,你可以抄录一份。”

韩进接过秘笈,“多谢师傅传授

。”

徐瞻又道:“这一本是《丹道本草》,是一切外丹炼制的基础,上面记录了常用药物的药性归经,炼制方法,炼制的火候,火候的辨别等,这一部书务必反复观摩,熟记于心。你也拿去抄录了。”徐瞻将书递给韩进。

韩进接过书籍,拜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