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杀气腾腾刘仁轨(2/2)

“这茶不错,喝起来甜甜的。”

“嗯,炒出来就是这个味道,但没有加糖,别看此茶甜,却有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刘仁轨虽没听懂什么叫血糖血压,但也知道武相公那是当代三位并尊的药王之一,擅长丹石医药。

“喜欢喝一会拿两斤去,汉中、商洛等地,我有几个茶庄专制青钱柳茶,好些树可都是几百年的古树,比我院里这棵可古老多了,”

“谢相公。”

“正则啊,你愿来帮我忙,我非常高兴,不过我暂时也没法给你安排官职,你先停满一年,到时我跟戴相推荐,看能不能帮你谋个员外郎官。”

畿县令转员外郎,虽是正六转从六,但员外郎权重,甚至虽是五品以下,但员外郎跟起居郎、御史等一样,并不能由吏部直接授官,而是敕授,吏部提名,宰相举荐,皇帝敕授。

朝廷诸官,有清望官有浊官,有技术官、望秩常班、流外出身人,不同的出身获得的官职不同,而官职分成几类,其升迁速度也是很大不同。

如员外郎这样的官,就属清望官,升迁速度就非常快,不仅六品就列入宰相管,甚至停年格候选时间也短,而一般州县官停年格,往往四年起,一些流外出身、浊官的官职,甚至最高任满一届要停十二选,也就是十二年后才能再参加铨选,选上了才能再授官。

畿县令迁员外郎,或员外郎迁畿县令,都属于正常迁转,甚至都算是重用。

现三原县令赵仁本,就是吏部员外郎刚迁来的。

“相公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便是。”

刘仁轨倒是挺淡定的,他三十出头,现在已经是六品官了,算来已经仕途顺畅了,想在他从投到姑父任瑰幕府做宾,再到得其赤牒授为息州参军,再到贞观元年陈仓尉,干了十年都还是九品。

可在许多眼里,他一穷小子十年就做到县尉都很了不得了,毕竟既非勋戚子弟恩荫入仕,也不是科举入仕,走的路子并非正道,上升较多限制。

是遇到武怀玉,才能三年间就由差点被砍头的县尉,升到了六品畿县令。

武怀玉的承诺,他信。

“说说你对眼下试行新法的看法。”

“这是仁政。”

刘仁轨对于两税新法还是很支持的,说起来甚至有点兴奋,他对三原县也熟,

“相公,秦汉以来,三原长期为京畿之地,受郑国渠、汉白渠灌溉之益,民殷物阜,被誉为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壮县,素为关中白菜心。

县中耕地有五千二百余顷,年收粮百万石,平原以麦为主,塬上以粟为主,平原一般两年三熟,麦收后种一茬荞麦,武相公家这两年是收完收麦便抢种玉米,实现一年两熟,塬上旱地也能种粟谷、荞麦、大豆和红薯、土豆、玉米,粮食产量大增,”

“虽然大家日子比以前好过些,可三原这五十多万亩地,禁军占了约两成,长安的皇亲国戚、勋臣贵族们占了三成,剩下五成地,三原县的豪强大户又占三成,剩下一成是官田,仅一成是普通百姓之家所有,

基本上豪强大户以下,普通百姓之家就没有谁家能超过土地百亩的,小部份人拥有三四十亩到二三十亩,更多数百姓甚至没有自己的土地,

朝廷要推行新法,对于绝大多数县中百姓来说,那是非常好的,

不过,”

武怀玉知道刘仁轨的这个不过的意思,他也说了三原县五十多万亩田,贵族豪强加上禁军已经占了九成了,

这意味着,人数上虽然更惠及大多数百姓,可多数地主却是要在这新税法下失利的。

那九成土地所有者,许多贵族官员,那直接就是免课者,而元从禁军、府兵,他们本身也是不课户,

地方豪强大户,也会通过各种办法想办法不课,就算课税,按租庸调制,也不过一丁纳租两石、调二丈绢三两绵罢了,按丁征收又不是按亩征收。

可现在要改成按财产定户税,按田亩定地税,这贵族大户们的税,就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虽然在武怀玉看来,其税率依然也就二三十分之一,

可刘仁轨觉得,谁愿意凭白多交税?

“相公,这是个问题。”

“我知道,所以我想问你有什么建议。”

刘仁轨摇头,“这种事情哪有什么两全齐美的,要么就下决心搞到底,要么一开始就不要弄,”

武怀玉也直言,“圣人决心还是很大的,你也做过陈仓尉、咸阳丞、三原令,在地方十余年,应当清楚现在均田令早推行不下去,尤其是内地无田可均,建立在此之上的租庸调制也难以运转,

现在不主动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会越来越麻烦,”

“那就全力以赴,谁敢阻拦就干翻谁。”刘仁轨杀气腾腾,就如同当初他面对陈仓统军府统军鲁宁一样,这是个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