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开国公(2/3)

“没人有意见吗?”皇帝又问了一遍。

仍无人反对。

实打实的功绩摆在那里,他们又不知道其实这一切并不是那么碰巧,而是皇帝与六扇门谋划布局半年多的结果。

他们只觉得武怀玉运气好,本事也了得,正好碰上了,还能迅速果决的出手平定,办的干脆利落。

甚至觉得这功劳只是勋阶爵各晋一级,都有些少了。

“玄龄,你草拟封赏诏书,通事舍人往泾州传旨加封。”

李艺虽被诛,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夺去李艺国姓,复其本姓,夺去燕王爵位,以及一切官阶职事,削去封邑,没收所有财产,妻妾子女籍没为奴·······”

长孙无忌出列,“陛下,罗逆之弟罗寿现为利州都督,请陛下降旨,派人将其擒拿入京。”

“罢罗寿利州都督之职,并削其一切官爵,籍没其家,立即逮捕入京。”

罗艺这种公然谋反了的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过其家族的,虽不会公开说诛灭九族这样的话,但其家几代直系都会被诛,妻女也都为奴。

连母族、妻族,甚至女婿、亲家等也会受牵连影响的。

罗艺家也是关陇将门,这次罗家起码这一支是连根拔起了。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随着罗艺叛乱被诛,先诛灭罗氏一族,紧接着就会慢慢的审讯牵连到罗艺的旧部、同僚、亲朋、好友。

最终会牵连多广,那就看皇帝的需要了。

朝堂上敏感的大臣已经察觉到,一场风暴正在形成。

有人欢喜有人忧,跟罗艺原来关系不错的人,已经惶恐不安了,如襄武郡公、左骁卫将军刘师立,刑部尚书、邢国公刘政会,这两人一个是玄武门九将之一,一个是李渊的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之一,都是去年实封四十八功臣。

但两人却都跟李艺交往密切,甚至还是亲家。

罗艺谋反被诛,他们也很难撇的清干系。

中书令房玄龄直接当殿草拟加封诏书,不仅武怀玉晋封县公,其余诸如苏烈牛进武等也皆记功封赏。

他写好诏书,呈给皇帝观看。

李世民看着上面武怀玉晋封寿阳县公爵,想了想,提起朱笔,在上面加了几字。

寿阳县开国公爵,真封百户。

当皇帝把改动的诏书交给房玄龄重拟,下面众臣越发羡慕了。

武怀玉这平乱之功,真封、虚封县公皆可,皇帝最后还是给百户真封,成为贞观朝第四十九位实封功臣,极显圣人赏识。

有想张口反对的,但想了想还是闭嘴了。

这是极大军功,平定一个郡王谋反,还迅速收复两州,这功劳实封爵,也足够了。

要知道去年王君廓在幽州平庐江王李瑗谋反,事后可是得到了一千三百户实封国公,并加封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又进从一品的左光禄大夫阶,还把李瑗家人口都赏赐给他。

李瑗也是王,但还是两字王,论本事比李艺差多了。

要真按王君廓平幽州庐江王李瑗之例,给武怀玉加封一个十二卫将军或是大将军,实封国公或郡公,拜都督,那都足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