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两年(2/2)

众人纷纷散去,准备着手下一步的行动。

......

遣散一众亲信后,沈忧之开始在脑海中复盘自己接下里的行动:

按照时间推算,滴血雄鹰案发生两年后,就该是崇州案。

相比于之前的案子,崇州案的结构可以说是极为简单的。

蛇灵在崇州的计划依旧是内外两条线:

对外,勾结突厥太子莫啜,杀死吉利可汗,利用突厥之力推翻武周。

对内,扳倒......

第59章两年

大将军王孝杰,扶蛇灵内奸,崇州刺史邱静上位。

只要莫啜上位,邱静又控制了崇州,蛇灵便可打开国门,放突厥大军攻入武周。

不难看出,这个案子和幽州案的手法极其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所以原著中,狄仁杰很快便意识到,策划崇州案的,就是他在幽州的老熟人、老对手。

同样的,对于沈忧之来说,崇州案和幽州案一样,无利可图。

但他也不是一点儿都不打算掺和,只是不和狄仁杰一起行动罢了。

沈忧之必须单独行动,为再次回归狄仁杰集团做一下前期工作——

他必须在崇州案期间,去一趟柳州的大杨山,闯一闯蛇灵的老巢,让蛇灵知道“沈忧之”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总坛。

只要蛇灵知道,那么苏显儿就会知道,因为崇州案的时候,苏显儿还是肖清芳的得力干将。

而只要苏显儿知道了这件事,当她改邪归正之后,一定会把这件事告诉狄仁杰。

这样一来,沈忧之就顺其自然地再次走进了狄仁杰的视线中。

狄仁杰是一个谨慎到极点的人,任何的蛛丝马迹,甚至只是一点无端的猜疑,他都要多加査察。

虽然在之前的幽州案和扬州案中,沈忧之和狄仁杰配合的很好,并没有露出破绽。

但如果两年后,他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去见狄仁杰,即便没有破绽,狄仁杰也会心怀疑窦。

因为这个时间点太过敏感、太过巧合。

而狄仁杰是从来不相信巧合的。

所以,沈忧之只能从侧面着手,借蛇灵的手将自己推到狄仁杰那边。

如果他不是突然加入,而是一直在私下调查蛇灵,那么他和狄仁杰的汇合就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他们调查的目标是......

第59章两年

一致的,所以有交集是必然的。

这样狄仁杰也就不会对他的出现起疑心。

为此,沈忧之早在几年前的幽州案时就埋下了扣子,将那时还在蛰伏中的“蛇灵”的消息透露给了狄仁杰。

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狄仁杰相信,相信“沈忧之”一直在追踪和调查蛇灵的踪迹。

这样一来,“沈忧之”就是比狄仁杰更早开始调查蛇灵的先行人,而不是后来突然加入的,可疑的人。

总而言之,对付狄仁杰,绝不能硬来,只能旁敲侧击,让他从别人那里获取有关自己的线索,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轻他的怀疑。

当然,这些事还有两年才会发生,不急于一时。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优先发展自己的基本盘,将常州和周围几个州衙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任何时候,发展自己都是最重要的。

外力偶尔可以借用,但却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如果自己的力量不够,再完美的计划、再绝佳的机会,都没有能力去把握住。

因此,沈忧之必须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势力发展壮大,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决胜之时,做到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