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另辟蹊径(2/5)

而华族相对于西洋的优势有两个,一个就是华族有大量的人口基数,如果要进行文明的扩张,这些人口就是最好的助力。假如昂撒人有几个亿的人口,可能他们已经完全统治全世界了。

另外一个就是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文明,一个强势的文化。

满清包括其周围的一些藩属国,此时在文化上相对统一,此时的中华文化还比较强势的,依旧在向周围的国家输出。

到了后世,华夏周围的国家基本上已经被西方文明同化,就连华夏文化本身都受到西方思想的渗透,上层的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大量崇洋媚外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在走弱。

因此,董良并不希望华族创立的过程中死太多的人,这些人都是华族未来的一份子,董良更愿意将多出来的人口迁移出去,去扩展华族文明,而不想他们在内战中卑微地死去。

因此在与满清的战争中,即使是那些负隅顽抗的敌人,董良也不会进行屠杀,顶多就是将他们编入劳改大队,送到偏远的岛屿上去。

“平叔,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其实还是可以做的更好的。”董良自责地说道。

“元首……”孙延平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没有讲下去。

不过董良还是自己从这种哀伤中走了出来,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平叔,福州的清军有什么动向吗?”董良问道。

复兴会在福州的势力不强,但是因为琉球馆的提前布局,还是有一定存在的。

“正要跟您汇报这个事情,王懿德征募了两万兵马,由提督顾飞熊统帅已经到了兴化府。另外副将张从龙带领五千兵马在高盖山扎营,两支军队相互呼应,似乎是想将我们向南赶。”孙延平不仅仅将情况汇报了,还加上了自己的分析。

董良没说什么,只是看向了王资雨。

王资雨赶紧拱手道:“元首,王懿德这么短时间肯定聚集不了两万五千兵马,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民团充数,清军民团没有军饷,其战斗力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跟我们民兵不相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