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上下莱茵集团军 (续)(2/5)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安德鲁更懂拿破仑,哪怕是现如今的波拿巴将军自己。安德鲁之所以在德意志战场上采取这种稳健或是保守的进攻策略,只是他相信,不,是非常确信拿破仑和他的意大利军团一定会在意大利战场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历史已证实,无论是北面的多瑙河,还是南面的阿尔卑斯山,这两个进攻维也纳的线路,只要一路法军成功侵入奥地利的核心本土,弗朗茨二世皇帝就会屈辱的选择和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第三阶段战争”应该属于拿破仑和他的意大利军团。而两个莱茵集团军,更多是吸引卡尔大公及麾下的奥军主力,阻止他们继续南下增援到北意大利战场。

在结束两位集团军总指挥会晤前,安德鲁告诫道:“再没有围歼敌方主力部队之前,上下集团军的活动范围应尽可能的,控制在蒸汽船只所能航行河道的30公里范围之内。另外,总参谋部的两个通讯营,也已在两周前配属给上下莱茵集团军。该通讯营会在集团军、师、旅与团一级,配属一种全新高效的战地通讯指挥系统,可以保证集团军司令部与各个团一级的指挥官,保持实时通讯。”

毫无疑问,安德鲁的这一番话,实际上是说给索汉将军听得。那是在巴黎,有线电报已开始在各个国家机构,包括警察局与宪兵部队中逐渐普及。身为总参谋长贝尔蒂埃与宪兵总司令佩里尼翁,二人早已见识过这种有线电报的神奇魔力。

然而,因为金属线路的质量问题,加之研发的中继器迟迟未能取得重大进展,使得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很厉害,导致有线电报最长传输距离仅80到100公里。如果再考虑到暴雨、酷热与严寒等天气因素,以及动物及人为的各种破坏,有线电报的实际传输距离也不会超过40到50公里。

当然,对于一座城市内部通讯,或是一场大型战役的指挥系统,这种缩小版的有线电报也足够了。为了保证有线电报的绝对安全,每个电报营的机械设备与电报员,都交由宪兵队实施保安。

有这种战地通讯系统的存在,德意志联军中对法军最具威胁力的是来自奥地利与匈牙利的骑兵,不仅仅是对方的骑兵数量是法军的两倍有余,其战斗素养更是远高于糟糕的法军骑兵。

在1794年的图尔宽战场上,那一场差点让整个战役功亏一篑的战斗,就是卡尔大公就依靠奥地利与匈牙利的骑兵,使用了那种灵活机动的大迂回穿插战术,一次又一次的打垮了法军的突前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