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发动全国经销商收集国库券(1/4)

该收的钱收完了,该发的分红奖励也都发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那就是给村里交今年的费用。

说实话,今年给村里的钱有点多,唐伟东很是肉疼,心里斗争了好一阵,才咬着牙下了决心,按照答应的份额、一分不少的把钱交给村里。

随着在河东村的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整个村子的村民,现在基本都已经脱贫致富了,以前那种吃不饱饭的人家,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只要有手有脚,还能动的,基本上都有了收入来源,一边在企业上着班,一边侍弄着家里农副产品的产出,一个个荷包里鼓鼓胀胀,小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自行车、电视机,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年轻人更是一步到位骑上了摩托车。若不是没渠道买汽车,估计一些人家家里肯定也置办上了,这都是唐伟东重生后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附近的一些村子也跟着沾了光,除了没有河东村村民享受的那各种福利,进厂上班、种菜养殖是一样没落下。可以说整个西城乡,创造的效益,别说是在县里,就算在省里,在全国,在乡镇一级的比拼上,都能排的上号了。

青山县里无数的干部,挤破头的都想去西城乡工作,待遇不待遇的倒是无所谓,关键去了就能躺着获得政绩,哪怕他们什么都不干,仅凭河东村给他们带来的政绩,就能抬着他们升官。

上一任乡党委书记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么。这老头都快熬到点儿了,自己都准备去县里挑个大、协的部门养老了,结果没想到竟然时来运转,凭实打实的成绩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脱颖而出,高升到县里任职副书记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