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灵丝(3/4)

好在这次就在太平洋边上么,他用的鱼人义体,在水下有加成,直接二段变身,又在‘手绢’加成下,一个劲猛冲,全力加速,闷头游出上千海里,深入南太平洋。

直到电梯都在水压下内爆解体,只剩下散落的货柜,海底下一点光都照不见,李蟠才撕掉头上的手绢,停了下来。

在海底岩床游了一圈,挑了个地方,把这四十万亿的香料,深藏在垃圾太平洋海底。

好了,这把稳了,都特么上千海里,又是在深海,就算货柜上有定位信号也没用了。

而且0791的太平洋,就是高天原垃圾场,什么化工废水核废料的都直接往海里倒,报废的舰船设备直接扔海里,那些泄漏的电池液反应堆早就把海洋辐射爆表了。

现在这附近应该就有放射源,强如二阶段鱼人李蟠,都感觉到身体不适,这种环境下,别说定位,就算真想打捞,一般的设备都没办法正常运行了。

好,最近风声紧,把这价值四十万亿的宝箱藏着先,这就是他的私房钱了,等哪天又又又破产了,再拿来应急吧。唉,毕竟这手上是真的存不住钱啊……

把东xz好了,李蟠便掉头游回夜之都,这一来一去的,他倒也适应了这具公司鱼人本体,的二阶段变身。

怎么说呢……感觉海怪状态还挺弱的……

毕竟强弱是可以直观对比出来的么,公司开发出的这鱼人义体,本来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海洋环境特化型。身体结构也是为了适应深海的水压,长期在水生环境下生存的。

机动性,破坏力,战斗特性,怕还真不能和战场特化的‘横冲都’,运动特化的‘ag-rs’对比。更别提那些修仙流的道身了。

不过这具身体也有它自己的特色,虽然机动性欠缺,爆发力不足,但是韧劲耐性生命力非常顽强,‘手绢’可以戴在头上半小时都不摘,光这一点就可以补足机动性的问题了。

而且作为生物奇美拉,它可以不断进食,不断成长,按照公司档案中,对0213水世界地球的记录,公司的原版鱼人义体,活个几百年,最后都能成长为利维坦一级的海怪,变身成高达数十米的海底巨人,是那种大后期特别强的生物兵器。

据说最终决战状态,还能再做一次超进化,吸收电能核能,在体内自发生成核熔炉,口爆电浆等离子炮什么的呢。

当然现在李蟠这具身体就是个鱼苗,也就可以操纵洋流水压,声纳探测,还有一定灵能感应。哪怕游出上千海里,李蟠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夜之都,那pcc灵能道标的位置。

是的,这次他不是通过‘门’,而是在试验通过pcc道标,从火星轨道链接到地球远程操作的,这特么都跨越天文单位了,以后还要一千三百光年往返通勤打卡呢,一千海里往返游算个der……

一路游回夜之都,顺着地下水道潜回公司研究所,李蟠也恢复人型,从水池里爬出来打卡。

“在宇宙蹲了两周,身体都僵了,稍微活动一下。”

扫地机器人.十八跟在他身后拖地,

“哇噻,老板你稍微活动一下,都一路游到塞班岛了耶,也太夸张了吧……”

“……十八,把我刚才的活动路径删掉,坐标加密,只发给我。”

“好哒。”

李蟠看看泡在营养液里的鱼人们,“怎么祭司不在?”

扫地机器人.十八,

“哦,夜之都打起来了,祭司把身体放进核战避难所,暂时回去了。”

“嗯??又打?都戒严了又打什么打?谁和谁打?”

“不知道耶,深网聊天室里说,城里突然有大批军队哗变,好像是嫌税太高了在闹饷,冲击税务局,炮击夜之塔,还把税务官从一百五十层楼扔出去了,已经闹大了。”

“哦,理解理解,这税是整太高了,啥都扣一笔,还让不让人过了。算了不管他了,关我屁事。”

四十万亿到手,李蟠才懒得管这些狗咬狗的破事,钻回生态舱里,然后闭上眼,凝聚精神力,感应道标,开启灵能视觉。

一瞬间,穿正装,脸蒙手绢的李蟠的意识体,站在了pcc道标前。眼前那多层圆环核心,紫色的光球也感应到什么似的,打开一道大门,倾泻出呼啸的风沙。

于是像来时那样,李蟠跟随灵能道标的指引,把意识向着pcc的通道投递过去,随着风沙的召唤,跨过了门。

这是一片遍布芦苇的原野,淡紫色的暮光下,一片白茫茫的芦苇花,在阵阵轻风中,抛洒出雪沫般的细沙。

对,这里就是灵界,其他世界的人,称为阴间,亚鲁,苇原的地方。每一朵芦苇花,都象征最纯粹的灵魂本源,魂归安息之所。

李蟠回过头,看看身后的火炬,紫色的火焰,就是pcc的道标,而在不远处的芦苇丛中,隐隐约约也有一道紫光,走过这片芦苇荡,就能抵达另一端道标的出口了。

反正都来到灵界了,那就顺便说说祭司给的幼儿园教程中,关于灵能者的设定吧。

灵能者,这是诞生于011系列地球的特殊能力者。

在灵能者的文化里,认为生命诞生自无垠的混沌之水,‘原初之水’中,而从‘原初海洋’中诞生的这片‘生命的芦苇原’,就是所谓的冥界,灵界,灵魂的归宿和具现。

人死之后,就会从物质世界,来到灵界的苇原。从这片苇原往下,就是直抵根源的混沌。而穿越笼罩在苇原之上的帷幕,那紫色的天穹,冥界的天空,就能抵达圣灵的所在,繁星的世界了。

圣灵什么的先不提他,那属于小学课程超纲了,单说人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