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出发(2/2)

后者眼神一凝,他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嗨!斯特拉瑟。”

……

丘吉尔的提议很快被贝克传到了国内。

波兰的内阁在有关要不要当英国反德的桥头堡的问题是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反对者认为这将会引发跟德国之间的战争,但是也不乏支持者。

在这些人看来,波兰作为欧洲的强国当然得担负起**的重任。

英国这次的提议正好给他们一个理由。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反德在欧洲进行扩张。

像捷克斯洛伐克丘吉尔暗示波兰可以分走他们想要的土地,这非常对波兰民族主义者的胃口。

波兰这个国家历史上被瓜分多次不是没有原因的。

缺乏对自身实力的认识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韩非子·亡征》说过一句话。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意思是,假如一个小国,国家小还不处于卑位,力量弱还不对强势敬畏。

不仅没有礼仪,还侮辱邻近的大国。

既贪婪又固执,还不懂得外交,那就有可能灭亡。

这句话形容波兰再适合不过了。

波兰跟日本一样缺乏目光长远的战略家,这导致他们在外交上经常陷入被动。

如果毕苏斯基还在,那么一定能够看出这是丘吉尔让波兰去当出头鸟试探德国的计谋。

他肯定坚决反对波兰当这个炮灰。

但是后者现在因为身患重病正赋闲在家,基本不过问政治事务了。

波兰剩下的政客反而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承认这一点。

因为近些年来旦泽问题一直困扰着波兰。

这个地方大部分都是德意志人。

德国在割让了旦泽后没少往这里渗透。

特别是民族工人党上台后。

旦泽方面接受了来自德国的资金,一直跟德国有各方面的往来。

到了现在,旦泽完全可以说是一块属于德国的在波兰境内的飞地。

现在旦泽方面已经不听波兰调遣了,波兰往旦泽派遣的官员也不被承认。

这让波兰很是恼火。

但是碍于当初是以自由市的方式割走旦泽的,也担心德国因此动武。

所以波兰才干瞪眼不作为。

但是有了英国支持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波兰完全可以彻底进军旦泽,把这块地彻底消化了。

这也能解决东普鲁士方向上的威胁。

不得不说,想法是好的,但是当对面的德国人也是这么想的时候,情况就不那么好了。

特别是史塔西在波兰遍地间谍,波兰政府的情况被渗透的干疮百孔的情况下,情况就更加不好了。.

app2;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