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双方人马(2/3)

二号坦克面对日本步兵时展现了良好的作战实力。

日军的机枪和手雷打不穿二号坦克的正面,迫击炮也很难击穿。

进攻上海的日军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坦克炮,在他们印象里的国军跟清朝时期的八旗兵并没有什么区别。

进攻东北似乎加深了这一固有印象。

但是在上海面对训练有素的教导总队就不一样了。

即使对方没有反坦克武器,教导总队的士兵还是很好的维持了步兵跟坦克之间的协同。

虽然只是最基础级别的坦克跟步兵之间配合作战,但是已经比日军强上了一个档次。

日军唯一能威胁二号坦克的只有有限的八九式战车。

但是跟二号坦克的正面对决中也没有占到便宜。

在上海武装冲突中日方被摧毁了15辆八九式战车,而中方只有3辆被摧毁,剩余轻伤的坦克都被即使送往后方修理。

只要不是核心部分受损,坦克表面的装甲还是很好修补的。

这种1:5的战损比惊呆了日本指挥部,负责指挥坦克作战的日军少佐更是愤而自杀。

所以在战后的第一时间日方就派出间谍展开了对于中国坦克营的情报工作。

他们很快便设法搞到了有关中国坦克的信息,因为这些贸易也不是秘密进行的,自然没有那么难找。

日方很快得知这批强大的坦克是德国卖给中国的二号坦克。

在知道国民政府后续还有更多购买坦克的计划之后日本陆军坐不住了。

他们向大本营申请要求尽快发起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盐泽幸一认为在上海的行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装备的二号坦克性能上超过了八九式战车。

如果给中国更多时间装备更多二号坦克,那么日本在未来的对华战争中将会困难重重。

这个观点虽然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是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

日军在反坦克方面确实乏善可陈。

因为他们要求大力发展新的战车用来抗衡二号。

所以激进派和保守派在大本营内部争论不休。

吵到最后谁也不能说服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