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市场营销(2/2)

随即四人不再讨论有关中国之行的任务,而是相互吹嘘自己在德国的光辉岁月。

不过,赫尔曼和乔治不知道的是,跟他们同行的二位,在登陆广州后要继续北上,进入江西境地。

然后找到一个叫井冈山的地方,他们要在那里守株待兔。

······

德国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

今天的可口可乐公司座无虚席,所有中高层领导都来到了这里,一个男人正在给他们上关于市场营销的课,正是斯特拉瑟。

“想要分析贵公司为什么能够在美国取得成功,而在欧洲销路不顺,就需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斯特拉瑟看着台下正认真做着笔记的众人,颇有一种回到当年自己在柏林洪堡大学教书的感觉。

“可口可乐于1880年代在美国初上市时,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饮料。

它的市场魅力,有部分来自它不含酒精,因而是合适的戒酒饮料。

但1920年代贵公司试图将市场扩大到欧洲,却发现其产品遭怀疑有害健康。

毕竟它含有糖和咖啡因,销售对象特别锁定年轻人,且含有一种该公司不愿泄露的秘密成分,管制官员和药物协会心存疑虑。

而在欧洲,拿可口可乐是酒的替代饮料来反驳,效果不如在美国来得大。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口可乐公司是来自美国的公司,而在民族主义兴起的欧洲,外来的公司总是不如本国的公司受欢迎。”

斯特拉瑟的话点醒了在最前方听讲的亨利,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诸多前辈失败的原因了。

他们的营销诉求有着模糊但是重大的别的影响,那就是触痛了民族主义者的敏感神经。

这些人提醒同胞“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东西”,担心年轻人舍葡萄酒或啤酒而就可乐后,会变得比较不像法国人或德国人。

所以可口可乐才迟迟打不开欧洲市场。

“您说的很有道理,斯特拉瑟先生,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这一影响呢?我们总不能说自己不是美国的公司把?”

亨利忍不住举手提问,此时的他更像个上课的学生。

“没错!亨利先生很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解决方法。”

斯特拉瑟的回答让在场的众人大跌眼镜,

“我们就是要告诉当地的顾客,可口可乐是本国的公司,是民族企业,你们应当大力支持民族企业。

我们应当通过宣传可口可乐是民族企业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样才能打开市场。”

在场的员工顿时一片哗然,许多人的大脑显然跟不上斯特拉瑟的思路。

不过对此,斯特拉瑟并不担心,在他看来只要有一部分人跟的上自己的思维就够了,剩下的人都是吃白饭的,可以开除了,不换思想就换人嘛。

一位看起来比较机灵的员工举手示意,为什么看起来比较机灵,因为他的脑袋够大,还带着眼镜,

“那么,斯特拉瑟先生,我们是要在可口可乐的包装上写上我们是当地的企业吗?”

斯特拉瑟赞许地点点头。

“你的想法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尼古拉斯。”

这位脑袋很大的员工回答。

“我觉得他可以升职了。”

斯特拉瑟扭头看向了亨利,在得到后者的肯定后继续说道。

“但是光这样还不够,可口可乐公司需要和各个国家达成合作,无论是政府还是国会的政党,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只要是愿意帮助我们宣传的,就都可以当做合作的对象。

我们需要让他们发动党员帮助宣传,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打造一个爱国企业。

只要这样做,我相信,可口可乐公司很快就能打开欧洲各国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