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秦国的战略蓝图(2/5)

况且话说回来——秦国几代人苦苦努力,为的就是大举东出,问鼎中原。

咋还能埋头往蛮荒地区发展?岂不是与秦人的大业、先王的企盼背道而驰?

而司马错则提出了另一条思路——

应当进攻巴蜀!

第一,‘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大概意思是要考虑政治舆论的影响。

向东攻伐,公然挑战周天子权威,很有可能激起众怒。

而巴蜀蛮子嘛……灭了他们当然不会受到列国的舆论谴责。

第二是经济利益——‘取其财足以富国缮兵,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

成都平原的水文状况很好,气候又适宜耕种。现在的巴蜀显得穷酸模样,那是因为那帮傻缺蛮子不会耕种。要是咱们秦人打过去,稍作开发,修修水渠啥的……便能让那个穷山恶水的蛮荒之地摇身一变,成为秦国的粮仓。

第三则是军事上的谋划,这一点《史记》上没写,电视剧也没拍,但是好在《华阳国志》上有记载——司马错说‘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

在此之前,秦国与楚国交战,唯一的出兵地点就是从武关出兵,经过丹阳山地,从而进攻楚国。

而占据了巴蜀,就相当于占据了长江上游。

从此秦国有了一条新的进攻楚国的路线,而且相比‘武关-丹阳’那条老路子,要好走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