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这个问题还没想好怎么编(2/4)

“大家看哈,围绕在兰岚身边最主要就是这么几个人,而这几个人身边最要紧的社会关系我也标注出来了,我发现从敖箐和施婉到来之后,她们这几个人之间时常会有一些小矛盾出现。”

放在平时,女人们之间争风吃醋吵吵架那都很正常。

不过当事情堆到一起,又加注了一个敏.感时间后,这事儿也就变得不那么正常了。

“六月份,敖箐从内地来投奔哥哥敖海。七月底,施婉带着女儿施豆豆调到镇上小学工作。八月份因为罗家孩子的事情,敖箐和兰岚发生争吵,不多久,敖海跟兰岚分手。”

看到大家伙都看着自己,小年轻越发从容沉稳。

“九月份,我们接到市局通知,有诈骗犯逃窜到我们这边,而后镇上失窃的事件开始增多。但这个增加的频率并不高,如果不是我比较了下三年同期同类案件的发生数量,还真没怎么觉得。”

他又着重梳理了下几个人之间交叉的社会关系,最后圈出了敖箐和施婉两个名字。

“在案件发生后,我调查了下敖箐的档案。我发现她虽然说是小学没毕业,但表现出来的实际文化水平绝对不像是小学没读完的人。不过这点也有可能,因为据说她过世的母亲是教师,如果不是因为突然间父母双亡,也不会辍学,更不会千里迢迢来投奔她大哥。”

姑且就当敖箐没有问题吧。接下来对施婉的分析,就让大家伙儿觉得有点意思了。

“施婉的社会关系很复杂。我有个战友在首都那边工作,刚好他爱人跟施婉之前的工作单位是同一个,所以我就打听了一下,发现施婉的调动很仓促,而且是她个人强烈要求调走的,借口是她跟前夫离婚后,前夫纠缠不休想要避开对方。然后我就又托他打听了一下,他跟我说,在施婉离开后,她前夫施岱也不见人了影了。”

“说说你的想法。”队长食指微曲,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盯着一个地方,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没着急说,而是让小年轻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