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施婉离婚的背后不那么简单(2/2)

“这写海货都是我们三个自己晒的。”罗晓晒得更黑了,属于那种夜里往外一站都看不清轮廓的黑。

连带小姑娘薇薇也黑了四五个度,身上还被晒出了衣服印子。

所幸大部分海边的小孩儿都跟他们差不多的黑,谁都不用笑话谁。

边骁还从家里端了一锅海胆过来,说要让敖箐尝个鲜。

中午饭是从食堂打的,还带了两个菜回来,敖箐又收拾出海胆,蒸了一大盘的海胆鸡蛋羹,加上一个辣炒蛤蜊,一大三小吃饭足够了。

“箐箐姐,我听他们说你打算搬地方了?”

“嗯,我实习考核过了,单位给提供房子,也不远,就在海警隔壁那片石头房那儿。”

“我知道我知道,那旁边就是高胖子家的祖厝,我们还去那边玩过躲猫猫。”

敖箐说的那个地方,最初的时候是大户人家的祖屋,后来那户人举家离开,留下的房子就收归国有了。

房子占地不算小,并排三个院子,一大两小。按照四合院的标准来说,这套房子是典型的三进院结构。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最后面的院子被推平修了好几栋石头房,一墙之隔的中院也曾经被大火烧过,后来重新修了两栋二层木楼,用的是灰砖青瓦样式。

只有最当面的院子还保留了百年前的旧貌,但维护不怎么当心,好多装饰精美的地方也风化脱落了。

这片老房子最初是供各单位的技术员们携家带口住的,后来政府拨地拨钱,在另外一处修建了十来栋三层楼的新房子,各个单位按照贡献度分给老员工们,时间一长,平房这边就成了单身青年们的宿舍。

敖箐虽然不是有编制的正式职工,但她通过考核一切福利待遇都比照正式职工,自然也就给她分了一间房。

分房也是个学问,房间大一点的,地势好一点的,谁都想要,可好房子就这么多,不可能人人都有份,后来闹过几次,就采取了抓阄的方式分配。

私下里也不许不打报告就换房,打报告的话,还要写明原因,提交单位审核后才行。

到敖箐分房的时候,也不用抓阄了,就她一个单身女孩,也只剩了一间空房,她直接就搬了进去。

房间比之前敖海给她租的要小一些,但高度起码五米出头,还是坡顶的结构,最高处得有六米以上。

以前的屋主自己改造了下,用木头做了一个架空小阁楼,还有一个老式的斗柜固定在墙上。

梯子是简易的钢筋梯,一头挂在架空层的木椽子上,另一头杵地上保持稳定。

敖海过来帮忙搬家的时候看了下,二话不说,自掏腰包找人做了个固定的木梯子。

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妹妹,万一钢筋梯坏了,或者没踩稳摔下来,他得在爹妈坟头自刎谢罪。

床就安在阁楼上,下面放衣柜书柜书桌,还能搭个小桌子吃饭。

这边面积实在有点小,再加一张高低床是不合适了,但阁楼的床足够敖箐和薇薇一起睡。

开学之后罗晓跟边骁的空闲时间不多,晚上也多是在一起做作业,实在不行还能在边家跟边骁挤一挤。以前薇薇跟着哥哥混,留宿边家就得跟边骁妈妈睡一床,现在可好,她巴不得独享敖箐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