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家族:广纳道侣,姑娘请留步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秩序恢复(1/2)

    1:征召大量捕快捕头维持秩序,背景干净武者择优选择,普通人也可参加。

    2:入城前阳谷县的捕快,不可再参加捕快征召。

    3:黑狼帮,香会帮众为祸百姓,一旦发现余党,坚斩不留,知情者举报可得重酬。

    阳谷县内,曾经的捕快全部不可再入县衙,算是清除了一些隐患,也打碎了阳谷县内一些固化的利益团体,可以为新来县令更好开展工作,获得政绩。

    除此之外,帮会黑狼帮和香会要被赶尽杀绝了,但当初城内的梅花教却并不在名单上,说明当初在叛军入城的时候出了大力气,和陈家卫家一般押宝押对了。

    城内已经开始恢复了初步的秩序,自己倒是要考虑一下家族进度的完成了。

    如今城内秩序刚刚恢复。

    衣食住行中,衣和食最为重要,自己可以根据前世知识改造出一种立式踏板纺织机,比现如今的手摇纺织机效率要高上四倍,最初的手摇纺织机需要一只手摇,一只手干活,但改良后的纺织机可以双手做活,并且同时增添了四个梭子共同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名为珍妮纺织机的,可惜自己回忆不出来,只是对这立式踏板纺织机较为熟悉,前世时曾奶奶还在世,家中便有这么一台。

    四倍效率,代表着成本的降低,很容易就可以垄断纺织市场。

    至于食上。

    米行,盐店,这些自己倒是插不上手,毕竟自己并未在商业中深耕,一些路子并不通顺,若是从头做起需要时间。

    干脆,便先将其放弃。

    若是日后自家子嗣中,有对此感兴趣,并且有天赋的子嗣,可以着重培养。

    但,随着秩序的稳定,改朝换代的完成,酒楼饭馆将会重新兴盛。

    如今大乾境内的酒水度数很低,自己完全可以使用蒸馏法制作出酒精度数更高的酒水,还有研发出更多的炒菜,彻底垄断酒楼生意。

    习武一道。

    讲究的不仅仅是天赋,更是资源的堆积,这些小生意也许在强大武者看来不屑一顾,但这些都是武道的基石,一个家族崛起的底蕴和关键。

    苏阳让下人先回去,打算自己一人在阳谷县内闲逛两圈。

    街道上,一个个面黄肌肉的百姓正蹒跚着,去领取县衙的救济粮,这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一场战乱过后,他们可以继续绵延子嗣,香火流传。

    苏阳回到家中后,立刻将立式纺织机的图纸画了出来,并且让下人去外面寻木匠和女工,这应当算是商业机密,需要保密,所以带回来的木匠日后便养在家中,将木匠家中儿女老少全部接到家属区域奉养。

    在苏府的后门,一大片的住宅,全被苏阳买了下来,外围现在正垒起高墙,里面圈起来一个个小院子,这些地方都是居住家中武师的家属,包括日后木匠的家属,日后这些女工也要养在家中,不能随意外出。

    ….

    当然,苏阳还清楚这个世界实力为王,还是需要尽快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行,其他的都是浮云。

    时间流逝。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阳谷县内的百姓已经得到了初步休养生息,领取衙门的救济粮后面色也好了起来,街道上的商铺也都相继开张了。

    其中,寿材铺这一类的店铺生意最好。

    阳谷县内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如今阳谷县内的县令叫马文才,五品武者,听说阴狠毒辣,乃是和青王最初起义的一批人中读书郎,还未中举,不过和苏阳一般秀才。

    阳谷县内,也新来了两个家族,携带大量银子和粮食,开始置办产业,赵家的赵万两,五品实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林家,林悬山是老爷,不过只有六品实力,他大儿子林琅具有五品实力,坐镇族中。

    这两个家族和县令并不熟悉,也许是青王故意而为之。

    老牌帮派梅花教依旧在城内耀武扬威,阳谷县外一座小山上,起了一个寺庙,名为金龟寺,来了一些和尚到阳谷县内宣扬佛法,招纳佛门弟子,大肆购买田产,商铺。

    还有一个名为鱼龙帮的帮派,也在逐渐起势,十分凶猛,想必也会成为阳谷县内的一大帮派。

    阳谷县内县丞不再设立,主簿是个普通人名为刘松,乃是大乾的举人出身,典史孙殿岩都是六品武者。

    至于李豆蔻的父亲,听说去做了同知,可谓是一步通天,想必在青王面前表现极好,日后在任上不犯什么大错,知府空缺的情况下便可以顶上去,做一个知府。

    这一步,当真是走了狗屎运的通天。

    毕竟自己这老丈人,也只有举人名分罢了,能担任推官或者通判就大进一步,不曾想入了同知的位置。

    故而,自己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

    「老爷,如今咱们家总共招收了五十名女工,已经可以开工了,木匠已经将一部分纺织机造好,也进了一些棉麻,阳谷县内的铺子都等着开张了。」

    一名管家开口汇报关于现在纺织布行的情况道。

    「既然如此,便立刻通知下去开工吧。」

    「不过,女工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些,要尽量多招一些人,咱们的布匹售价便宜,很有竞争力,日后这就是一个聚宝盆,甚至能够影响日后一州之地的布匹价格。」

    苏阳开口吩咐道。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管家连忙点头,旋即便退了下去。

    「老爷,县衙来征收银子,说是要出城缴匪。」很快,门外又来了一个小管家,开口汇报道。

    「要多少银子?」

    「咱们家要出五千两银子。」

    小管家低着头说道。

    五千两银子?

    苏阳眉头紧皱道:「五千两?还真的会狮子大开口啊?这年头谁赚钱容易啊?」

    乱世的时候趁着风波好赚钱。

    ….

    但现在,想要赚钱真的不容易,便比如家中的这些女工,苏阳大概计算了一下,每个人每个月可以给自己带来纯利润五两银子,五十个人每个月不过给自己赚250银子。

    这可是自己将纺织机改造后的成功,若不然利润更低,当然其中也有其他原因,现在纺织的都是普通粗麻布和白布这一类,价格便宜,全靠走量。

    除此之外,日后人工多了,赚的也就更多了,毕竟自己价格便宜。

    但这五千两银子,足够自己家一百女工干一年后,给自己带来的利润。

    「这些银子,百姓出吗?」苏阳开口问道。

    「县令说体恤百姓,这些银子百姓便不出了。」小管家开口回应道。

    「陈家,卫家,林家和赵家他们出了吗?」苏阳再次问道。

    「也……也没出,县令说这几个家族派人去缴匪,出了力,便不出银子了。」

    「那出银子的,便都是我们这些家中无五品坐镇的家族大户咯?」

    「对。」

    「去吧,取银子送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