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桩功(2/5)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站桩得舒服,不僵硬,但是动作要领要对,不能东倒西歪。保持头正、颈直,对称。”

“形意拳称其为浑圆桩,意拳(大成拳)称其为平步撑抱桩。”

具体要领

“三条线要一条一条地体认,逐步累加,不要妄图一下子同时具备。”

发力位置

“下盘是根基,三线对争应首先由下盘入手体认。”

“下盘的对争要领是:开臀提胯,敛阴吊裆,前蹬后踩,裆胯圆张,起不敢起,坐不敢坐,进不敢进,退不敢退。”

脊椎对争

“脊椎对争的总体要求是:坐臀提身,领颈拔背、节节拉长、通脊贯顶,感觉如同“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伸长脖子拉长腰。”

“脊椎对争首先应找出沉坠之力,即尾椎沉坠,沉坠之力一失,往往发力时上体与下盘脱节、断劲、上下难以贯通,易被对方拔根。”

“尾椎沉坠,具体的感觉是在下盘对争的基础上,身体微微压下,又被稍稍顶起,既有沉坠之势又不失弹性。”

“另外一个重要之处就是命门顶起,正常人的腰椎有一个向内的生理曲线,用手一摸便知,站桩状态中,就要将这个生理曲线拉直、填平。”

“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命门顶起能够将后腰弯曲处自然填平即可,不要刻意、过分地向后顶,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腹,这就是错误的桩态。”

“以上两点做到的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小腹要微微向下“掖”住,即腹部不可向上提起,胸部不可挺起,小腹微用绷力,感觉非常充实。”

“这个感觉,与趴俯卧桩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可以在练俯卧桩时去体会。”

“几个要领做到了,就可以找找向上的争力,要领是:下颌微收,脖子微微梗起,感觉后脖子贴在了衣领上,头顶微微向上顶起,注意找出这个感觉就可以了,头颈不可过分用力,用力过度就失之于“僵”了。”

“整体上的感觉就好像是站在墙这边伸长脖子探着腰看墙那边,与尾椎的沉坠之势自然形成了对争。”

“在做到尾椎内扣下坐,命门顶起,小腹下掖,头颈上领这些要领后,整个身体的对争状态就形成。”

“整条脊椎连同两侧的大筋被上下拉伸,如同一条被拉起的弹簧,充满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躯干的不空状态即造就了,这时可以试着敲敲小腹、两肋,感觉很充实,很有弹性,自然地具备了一定的抗击能力。”

上肢对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