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六百六十六章 陛下,臣去了!(1/3)

    “刘定国,好大的胆子。”

    合上手中绣衣卫送来的密报,面带怒意的李云泽嘱咐郎官“请太尉与兵部尚书来。”

    长安新城一期建造结束之后,李云泽对朝堂上的职务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首先就是丞相周亚夫终于是告病退休,回到家中闭门不出。

    主父偃以营造新城之功而成功上位成了丞相,窦婴出任太尉掌管兵权,兵部尚书还是年轻的卫青。

    这一系列的调整,还在进行之中。

    今天拿到了绣衣卫有关于刘定国勾结匈奴入寇的消息后,李云泽决定再度革新兵权。

    李云泽很看重情报的作用,尤其是边疆地区。

    对于刘定国这等史书留名的人渣,自然是早就有所安排。

    刘定国那边的动静那么大,毕竟要说服手下人才能做事,很自然的就将消息泄露出来。

    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

    能在大汉做个土皇帝,自然要比出塞去吃沙子强。

    可李云泽断他的财路不说,甚至还想要他的命。

    有了前车之鉴的刘定国,自然是只能拼死一搏。

    毕竟兔子急眼了还会咬人,更何况是一国封王。

    刘定国麾下的权贵们,也是享受着燕王身份带来的好处。

    若是刘定国被废除国,那他们的利益也会跟着烟消云散,所以燕国勾结匈奴人的叛乱已然是无法避免。

    这才是李云泽谁都不找,只找来能打仗的窦婴与卫青的缘由。

    两人急匆匆的来到宣室殿,见礼之后就接到了李云泽给的绣衣卫文书。

    看完之后,眼神之中暗自窃喜的窦婴与卫青,几乎是齐刷刷的向着李云泽行礼道“臣愿为陛下征讨叛逆!”

    汉时尚武,以军功立国。

    想要升官发财可以,打仗赚军功就行。

    虽说两人都已经封侯,可功劳可以记在他们的子侄兄弟家人的身上,还能增加食邑以及各种赏赐等等。

    最重要的是,名垂青史的名声啊。

    毕竟在解决了温饱以及身居高位之后,再想要求的自然就是名了。

    看着热血在烧的大汉,再看看宋明等朝代的怯懦,李云泽心头也是百转千回。

    ‘绝不能让儒家上位!’

    “朕有意革新军事。”收拾好心情,李云泽当即说出了自己的安排“取消太尉之职,所属职权部属皆转为五军都督府,掌天下兵马大权,管军征伐,边境戒备诸事。”

    “兵部职能调整,转为掌军籍,军械军资之打造,储备,运输,调用诸事,领军政之令。”

    看着眼前的两人,李云泽接着说道“命窦婴为兵部尚书,负责此次出战调兵后勤诸事。”

    窦婴目光黯淡下来,行礼道“喏,臣领命。”

    李云泽点点头,又看向了卫青“命你为后将军,任后军都督府都督。统领兵马,讨伐叛逆刘定国。”

    “喏!”

    用卫青而不是用窦婴,除了卫青历史上的名声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李云泽大力提拔新的武勋集团,用以取代开国功臣集团。

    他们享受了太久的余荫,是时候退出舞台了。

    “事情紧急,匈奴人随时可能入寇。”李云泽说是将军令交给兵部,可实际上还是他自己发布,兵部不过是走个过场,主要负责后勤事务罢了“卫青,赐你圣旨虎符,于长安周边诸军之中挑选两万骑速速出发。先去济北与公孙敖所部汇合,再北上与致都所部合兵,皆由你统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