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五百八十八章 科举 (中)(1/5)

    汉初识字率不高,知识阶层的规模并不大。

    可这个并不大,指的是大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基数而言。

    实际上有文化的人,数量规模可能与匈奴大单于的直领人口差不多。

    读书是为了什么?

    除了少部分人之外,绝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非常明确,为官。

    好听点的说法就是,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更加优美的说辞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可本质上,其实还都是一样的。

    汉初的时候,大汉的官吏,或者说是有编制的能拿俸禄的位置很少,相比起咳咳。

    其实一直到唐朝的时候,有编制的位置都是很少的,至少相当于几千人比一的程度。

    当时大量使用编外人员,例如汉之假吏,唐之不良人什么的。

    要等到大怂文官彻底崛起后,他们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大规模增加了位置。

    现在的话,想要在大汉为官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必须要有得力人士的推荐才行。

    为了得到推荐,天下间各地的文化人,都是纷纷涌向了长安城,希冀着自己能够被某位大人物给看中得到推荐。

    而这些人,就是长漂。

    最近几日,在长漂的群体之中,广泛流传着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中山国大王开创性的举办科举考试,以考试的方式录取人才授予官职。

    当然了,是中山国的官职。

    可哪怕是中山国的官职,那也是官职不是。

    对比起长年累月在长安城内四处碰壁,前途无望的痛苦与绝望来说,这就是一缕划破了黑暗的光芒。

    这年头,能够来到长安城做长漂的,基本上都是家资不菲。

    若是家里没钱,别说读书了,路费都难以凑齐。

    可长安城的生活水平太高,差不多是这个时代的世界之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