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世界大战 (五)(1/5)

    李云泽在尼壤城待了好几天。

    主要是为了重修那段被炸毁的城墙,外加清理城内,将那些守军都扔进沼泽地里。

    收敛之前被杀唐军的遗骸,留下守军与物资,叮嘱城防等等诸多事宜。

    与之前的且末等地一样,精绝这里北上深入瀚海,也是有一系列的绿洲延伸到北边的天山脚下。

    这些沙漠里的绿洲,就像是蜿蜒的曲线一般,勾勒出一条南北走向,类似于铁路般的行动路线。

    茫茫瀚海,当然不可能全线布防。

    卡住这些绿色通道的出入口,就是最为有效的断绝方式。

    若是北边的吐蕃人数量没那么多,李云泽还不敢如此分兵。

    可正是因为逐渐被包围起来的北地吐蕃军团数量众多,远远超出了沿途绿洲的承载能力,李云泽才敢放心大胆的全线封锁。

    再往南边的高原上,已然是没什么援军可以派遣了,毕竟吐蕃的兵力必然也是用到了极限。

    天下脚下那些准备消灭援军的吐蕃主力军团人数众多,等到察觉到事态不对劲要逃跑的时候,只要主帅不是个脑残,必然是要分兵沿着几条绿色通道跑路。

    处处分兵正好处处阻挡,除了李云泽来的那条线路之外,别的线都无法提供数万人马的饮用水。

    兵败之时的混乱,互相争抢与背叛,失去组织度与阵型的行军等等因素汇集起来,什么样的兵马也得失陷在茫茫沙漠之中。

    李云泽继续沿着瀚海南部边缘向西行军,一路上击溃大大小小许多股的吐蕃兵马,也不在乎他们去报信。

    吐蕃人可没有电报,等天下脚下的主力军团得到消息的时候,李云泽这儿都已经到疏勒了。

    在抵达疏勒之前,李云泽眼前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座重镇,同为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

    于阗国虽然只是个小国,可却是有着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国祚。

    这里北边是沙漠,南边的昆仑山,中间则是河道纵横。

    总体上来说,于阗这儿实际上是瀚海以南最大的绿洲。

    因为沙漠河道不停改道,在于阗这儿留下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