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明宫的记忆(1/4)

    大明宫,位于龙首原上,是大唐的正宫。

    其前身为永安宫,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

    李二以奉养太上皇李渊的名义,重修永安宫,并将其改名为大明宫。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落成大典,被李二安排在了前朝中心所在的含元殿内。

    唯有此地足够大,能容纳数以千计的文武勋贵,各国使节,部落头人。

    李二不惜借钱消费,花费巨资请李云泽出手重修这座宫殿,除了自己享用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大唐的国威。

    毕竟萧何都说了‘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超大型工程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与影响力,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用处的。

    至少此时含元殿内的众多各国使节,部落头人们的腰身,明显更弯了。

    高句丽与倭国的使节也来了,他们是来请罪的。

    高句丽还好些,有着三次击败隋军的底气在,依旧是强硬的表示自己从未参与过针对大唐皇帝与勋贵的任何不利行动。

    当然了,软话也是要说的,毕竟他们也害怕被大唐当做目标殴打。

    至于倭国的使节,那就真的是愁眉苦脸只剩下哀求了。

    自从大唐的海船舰队开到了倭国,将其所谓的水师,本质上都是渔船给一扫而空之后,倭国上下就麻爪了。

    打是打不过的,除了海上打不过之外,陆地上也和登陆的唐军交几次手,每次都是被揍的生活不能自理。

    毕竟这个时代的倭国,武士什么的还没有出现,他们的前身只是田庄的庄头。

    除了人数之外,在其他所有方面,倭国的军队都远远逊色于唐军。

    尤其是唐军穿戴着的坚固甲胃,倭国人的刀剑砍上前,除了火星之外没有别的收获。

    然而唐军挥舞横刀过来,管你穿戴着什么样的甲胃,无论是铁的皮的还是竹子做的,都是直接斩破的下场。

    而且倭国这边身材矮小,面对高大的唐人甚至得跳起来攻击。

    这种状况下,看着就像是大人在欺负小孩子。

    面对着切实的威胁,倭国人很快就服软了,派来了使节向唐皇求饶。

    至于去年宴会的时候还在的吐谷浑与高昌的使者,今天已经没了踪迹,毕竟吐谷浑的可汗都在准备舞蹈节目了,高昌的国王也被抓住了,估摸着明年也会出现在舞台上。

    所有的使者,对于大唐都是心怀敬畏,因为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