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9章 言之辱也(1/2)

就在冉闵与秦牧、荀稷二人品着香茗,坐而论道的时候,一个身穿飞鱼服,腰间别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在经过通报之后,风风火火地跑进来。

“何事?”

“陛下,出事了。李嵩一家的妻儿老小十二人,都被杀死了!”

“什么?!”

冉闵顿时勃然变色:“你们锦衣卫是怎么办事的?朕不是让你们把李嵩的一家老小安全护送到许昌去吗?为什么都被杀害了?”

这个锦衣卫顿时感到压力山大,不由得硬着头皮回答道:“陛下恕罪。我等按照陛下的旨意,派遣二十名锦衣卫贴身保护李嵩的家眷,本来认为已经足够稳妥了,毕竟沿途的贼寇看见是锦衣卫的人,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谁曾想在途经阜阳的一个三岔口的时候,突然杀出来众多贼人,二十个锦衣卫,只活了一个回来报信的!”

“真是荒唐!”

冉闵怒道:“在我大魏的境内,堂堂锦衣卫,天子亲军竟然遭受了贼人的伏击?查,给朕查,查出来的涉事人等一个都不要放过!”

“诺!”

这个锦衣卫随后告退。

冉闵的确是很愤怒的,不过不是冲着锦衣卫的不作为,而是愤怒于江东士族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截杀锦衣卫护送的人,他冉闵指名道姓地要好生安置的人!

言之辱也!

奇耻大辱啊!

吴郡郡守李嵩是怎么死的?

他是服毒自尽的,但是他在自尽前已经向冉闵说了实话,慨然陈词,还留了一封遗书,上面都是关于吴郡历年来赋税如此之少的涉事人等,正是按照李嵩遗留下来的书信,冉闵才能派出锦衣卫,在罪证确凿的情况下,杀一儆百,一口气处死了一百零三个贪赃枉法的家伙。

李嵩在临死前,在遗书里还请求冉闵保护好自己的家眷。冉闵是这么做的,但谁知道会出现这样荒唐的事情?

“可恨!该杀!这些江东士族都该杀!”冉闵咬牙切齿地道。

“陛下息怒!”看见冉闵又怒急攻心了,旁边的秦牧、荀稷赶紧出声劝谏。

冉闵一屁股瘫坐到椅子上,喟然长叹道:“朕,有负于李嵩所托啊。他知道欺瞒朕是死,将事情的真相全盘托出也是死,但李嵩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站在了朕这一边,还在遗书里请求朕保护好他的家眷,但朕没有做到!失信于人,朕,枉为君父啊!”

“陛下切莫太过自责了。”荀稷出声宽慰道:“都是这些江东士族太狡诈了,太凶残了。李嵩都已经服毒自尽了,没想到他们为了报复李嵩,报复陛下,报复朝廷,竟然还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就连李嵩的妻儿老小都不放过!”

冉闵一脸自责地摇摇头道:“朕早就应该想到江东本土的士族,尤其是吴郡四姓是多么的目无王法,无法无天的。当年孙策就是被许贡的门客刺杀的,竟然还破天荒地成功了!江东民风剽悍,任侠好义,急功近利。他们连自己的主君都能暗害,更何况是李嵩的一家老小呢?”

当年孙策在江东,先后击败了刘繇、严白虎和刘勋,一时间风头正劲,孙策统一江东,连曹操都有些担心害怕。

直到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孙策看准时机,准备偷袭许都,迎接汉献帝,正准备行动的时候,孙策在一次打猎中,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

事情的起因是许贡写密信告诉曹操,要曹操提防孙策,防止孙策势力扩大,事情败露后,许贡被孙策所杀,因此,许贡的门客一直想杀孙策报仇,最终,孙策遇刺,受伤而死,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如果孙策不死,三国走向会如何?

冉闵觉得很有可能改变整个三国格局,也许曹操能不能统一北方还是个问题,说不定,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时候,孙策偷袭许都成功,三国就没曹操什么事了!

只可惜,天妒英才,让孙策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遗憾。

关于孙策之死,其实还是扑朔迷离的。有人说孙权是幕后黑手,有人说江东士族是幕后黑手,有人说曹操是幕后黑手。

不过冉闵认为幕后黑手是孙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厮那个时候才十七岁,而是曹老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恰好曹老板当时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孙策死了,他就少了一个劲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