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7章 最大的士族(1/5)

对于荀稷所说的话,冉闵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一个王朝的建立往往带来一批新兴的士族,而东汉末年的最大士族便是南阳士族与河北士族,究其原因,东汉的开国帝王,光武帝——刘秀的起家便是在南阳和河北,而其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大多也都是出自南阳和河北这两个地方。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且一个士族的存在时间很可能会跨越两个王朝甚至多个王朝,河北崔氏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士族之一,其代表人物崔琰在曹操与袁绍之间选择了袁绍,但是官渡之战之后跟着曹老板干,依然是一个大士族,哪怕之后在晋朝依然在士族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且东晋王朝的开创者——司马家,其本身就是一个二流士族。

在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到了魏文帝曹丕登基之时更是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而不论哪种制度,都只有一个目的——确保士族的利益。

所谓察举制便是由当地长官往上推荐被他认可的人,那么这些被他认可的人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吗?不会的,大多数都会是名门望族的子孙。

而如果说察举制还让寒门子弟有一丝的机会的话,那么九品中正制就把这一丝的机会给彻底捏死。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曹丕为了拉拢士家大族而出台的政策。

其大概就是把人们根据家族背景分为九个等级,上品人就会被赋予重任。

那么长此以往,所谓朝政就是皇帝与一个个士族的代表来进行讨论如何巩固他们的地位,如何增加他们的利益,而朝廷的话语权更是被一个个的士族所掌控。

比如东晋,甚至整个南朝几乎都是被四大家族等大家族所控制,这时候的皇帝更相当于被他们推选出来代替自己权益的盟主。

那么随着统治阶级的进一步稳定,正式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格局!

冉闵沉思了良久,看着在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秦牧,便道:“秦牧,你对此怎么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