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黄旭放水,文试将起(3/3)

孙权听闻,直接傻楞在当场。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精心计划中,竟没一人能抵挡得了黄旭,若非他自己手下留情,今日江东的脸才真是丢到姥姥家去了。

当然,也对亏了他手下留情,才留下了江东最后一块遮羞布。

看来······此人之实力远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深不可测!

“竟然······是这样,但那又如何?我等一开始针对的只是张辽,而那黄旭主动请缨,不就是为了给我等一个下马威?”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他倒是有几分胆识!”

一开始,孙权说这话的时候还有些忐忑,因为比起对张辽的憎恶和恐惧,他对黄旭的感官还算尚可。

之所以恼羞成怒,也是因为对方仅凭一人便打破了他的全盘计划,一力破万法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在得知黄旭在最后关头放了水,他又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错怪对方,故而略显尴尬。

但说到最后,他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没错。

那黄旭以前是多么岌岌无名的一个人,为何偏今日跳出来独占鳌头?还不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为了羞辱他们,竟然还耍这等阴谋,青徐二地的人当真没品!

“这不一定!”

凌统微微皱眉,沉思一番后,不大赞同的道:“我觉得他们待我等还算真心。”

“毕竟要是真想让整个江东境内的士卒与百姓尽数归附,比起放水,黄旭更应该全力以赴,尽可能的羞辱我等!”

“再者,我等本就有了归附大汉的心思,就连百姓们都略知一二,着实没必要在这等关头搞事情。”

对此,孙权并不做答,但心底还是咯噔一下,略有些不情愿。

他其实也明白凌统的话不假,但就是有些过不去心底的那道坎。

要是真的归顺了大汉,他们兄弟二人虽然这辈子都不用在意张辽,不用再担心合肥之战那样的事情发生。

但终归是丢了先祖的名声,怕是一辈子都难免顶着个不肖子孙的头衔过日子。

遥想当年,父亲孙坚独自一家就敢和董卓正面硬抗,甚至还打赢了几场胜仗。

可惜后来队友实在是不给力,帮不上忙不说,还在后面拖后腿。

最终,父亲寡不敌众,被董卓给打垮了。

但即便如此,父亲孙坚在整个天下名气都很大,当初兄长能凭借着袁术给的那一千士卒打下吴地,靠的就是父亲当年留下的威望!

可时至今日,他与兄长大仇未报,只得蜗居在东吴没有半点儿功绩。

天下未定,再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被其他势力吞并。

当年本想着北进合肥,可谁曾想竟然遇到了张辽,被打的落花流水。

东去荆州,想来就算能赢上几场,最终也势必逃不掉一个输字。

至于南下······同那些相当团结,一致对外的异族战斗,两兄弟表示压力很大。

不是因为打起来困难,而是因为太过于没有成就感。

以异族那点儿人来说,打赢了胜之不武,没什么可炫耀的,但打输了······只怕人都要被羞死了。

当然,以目前大汉领土内的诸多群雄来说,随便一人都有自信将异族产除!

好歹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割据了数年的群雄,手底下的士卒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远非寻常人所能比拟。

是以,孙权对吊打周边异族多少还是有些信心的。

但这边并不意味他会选择去打那些异族,并通过异族来扩张领土,一统天下。

因为这太过于不切实际,也会被其他诸侯国嘲笑。

所以说,就目前的东吴情况而言,他们兄弟二人眼下最妥帖的法子,便是归顺大汉,服从戏煜。

“其实······我觉得我等不该私下行动,一切听主公的便好了,他总不会害咱们才是!”

见对方沉默,凌统成热打铁的说着。

孙权深吸了一口气,暂时忘却之后的所有计划。

凌统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再加上事情已经到这一步了,他就算是再想扭转乾坤,也困难重重,非今日能完成,是以,还不如先隐忍一番。

只不过,话是这样说,但他望向张辽的一双眼睛还是充满了火气,至于一袭白袍的黄旭,也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但比起张辽的默不作声和黄旭的神清气爽,最叫他觉得看不透且深不可测的当属戏煜。

从初见至今,在众人眼中颇为神奇亦或者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落到他的嘴里,便成了一句话——“有手就行!”

这些事是简单的有手就行的吗?那些可都是在江东境内从未见过的稀罕物件。

就这还不包括在同他聊天时所受到的启发。

也不知为何,总感觉那戏煜的行事作风和思维模式与这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叫他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而这才是叫众人觉得他捉摸不透的根本原因。

到了这会儿,天色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暗淡,而宴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知晓了外城战斗之结果。

当得知整个江东的所有门客都败于黄旭之手的时候,众人皆面上一惊,望向黄旭的眼神也变得恐惧至极。

看来黄旭在同所有人的较量中皆取得了胜,仲谋的计划······彻底败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