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谁的梦(2/3)

弗萨克、因蒂斯、费内波特等国家的大使或特派代表,在鲁恩的索德拉克宫签订协议,向全世界宣告战争不会发生,天空的阴云随之消散;

贝克兰德的雾霾情况愈发好转,一家家工厂都通过了碱业检察官和“大气污染调查委员会”的双重审核,并将这样的标准推广到了其他国家;

工人们劳动的最高时间和劳动的基本环境都得到了满足,各个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流浪者的数量降低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王国主导的各种保障计划则覆盖了所有人群;

能买得起自行车的工人越来越多,大街之上,汇聚的脚踏车就如同一支大军,于叮叮当当的声音里驶向不同的地方;

孩子们不用在童年就进入工厂了,他们嬉笑着,打闹着,跑进一间间窗户明亮桌椅干净的教室,翻开课本,开始认真听讲,他们若是没有学习,只是因为他们不想,而非没有条件;

一位位女性不再因性别受到歧视,哪怕只是一位浆洗女工,也能依靠学习,获得知识,找到更好的工作,她们是记者,是老师,也是警察,军人,矿工,以及政府雇员,在每一个正规的行业都能看到她们;

各种各样的机械造物出现于大街小巷内,为民众们带来便利和欢快;

黑夜教堂前方的广场上,白鸽时而飞起时而落下,人们或坐或站或弹奏,尽情地享受着生活……

这就是奥黛丽梦想的未来,野生的非凡者们不用再担惊受怕,只要接受定期的身体状况检查、精神状态评估,就能行走于阳光下,用自己的非凡能力合法地赚取金钱。

“这真是美好啊……如果不是我还保持着清醒,很可能会沉迷其中,从意识的高处降下,与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和哥哥们一起狩猎,偶尔去学校为孩子们上一堂课,时常为世界和平的延续奔走努力……”奥黛丽凝望着这样的梦境,内心一阵感慨。

她随即感觉自己的星灵体再有拔高,突破了灰蒙蒙的世界边缘。

她看见自己的梦境如同一个巨大的气泡,从“意识岛屿”上长出,静静笼罩着那里。

这“气泡”的周围一片灰蒙,远处隐约能见到别的“气泡”,而那些“气泡”的下方往往都对应着一个“意识岛屿”。

灰蒙的深处则是无声荡漾的,“波光”闪烁的,看不见底部的虚幻海洋。

集体潜意识大海……这就是从“梦境行者”的角度看见的心灵世界模样……而“操纵师”开始真正涉及集体潜意识大海……奥黛丽有所恍然地点了点头,收回目光,不再逗留,强行挣脱了梦境。

她眼前所见一下恢复了正常,窗外依旧漆黑,只有花园周围的煤气路灯在散发光芒。

奥黛丽随即将目光投向了卧室内的全身镜,感觉自己与刚才相比似乎没什么变化,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那对碧绿眼眸愈发清澈深邃,仿佛能照出别人的灵魂。

闭了闭眼睛,体会了下魔药带来的知识,奥黛丽很快就把握到了“梦境行者”的核心能力:

通过对梦境的引导和操纵,获取情报,影响敌人。

这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类同于“黑夜”途径的“梦魇”,以梦境的不同变化一步步引导目标说出心底的秘密,不同的地方在于,“梦魇”可以强行拉人入梦,而“梦境行者”不可以,除非用“催眠”配合;

二是“修改”,通过对梦境的修改,日积月累地影响目标,让他不知不觉发生改变,做出原本不会做的事情,这种“修改”的原理是以梦境为切入点,以星灵体为跳板,逐渐侵染目标的精神体,然后才反应到心智体,根植于潜意识,相比直接的“催眠”,这种源于梦境的操纵更为柔和,更加隐蔽,更不容易被察觉,适合针对较高层次的目标。

这么看来,大量的一见钟情行为里面也许就潜藏着几例或者更多“梦境修改”的成果……唔,不少畅销小说中,女主角因为经常梦见某道身影,和他有了一次次浪漫而美好的相处,所以看见与梦中人影相似的男主角后,迅速沉沦,充满对爱情的向往,嗯……奥黛丽回想以往看过的小说,一时有些想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