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权势(1/3)

次日,世子没能陪初念一起去看望无名,派了季轻来护送,他自己被皇帝召进宫去了。

初念听到这消息,不禁悄悄松了口气。

昨日的世子,强势又孟浪,偏偏将她的性子拿捏得分毫不差,恼不得怒不得,令她着实有些难以招架。

这还是顾休承第一次进御书房,毕竟他只是个挂名的赵国公世子,身上并无正式官职,比一介白身好不到哪里去。

他进宫后一路目不斜视,直至拜见了新帝,才在对方柔和的目光中,好奇地看了几眼御书房内的陈设。

世子此前在宫中做了一些布置,但新帝即位后便不再造次,殷旷不是殷离,他是世子的亲人,也是未来的明君,根本不必多此一举。再者,殷旷的个性,可容不得旁人对他居住的禁宫染指半分。

插手不得,看看却是无妨的。

世子打量四周的同时,新帝却在观察他。不论看多少次,殷旷都觉得,此刻这个精神奕奕、芝兰玉树的世子,几乎是个奇迹。

与顾浅辞相识之初,殷旷便知道自己有个聪慧却多病的小舅子,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个看似病弱的少年,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助力。这些年,数之不尽的金钱粮草、兵器甲胄,在熹微楼的金援下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关,如果没有他们姐弟两个在京城的经营,以殷离和朝廷对他的忌惮,他恐怕早就死在弹尽粮绝的战场。

曾经的世子不堪劳累,他和顾浅辞都希望他能把身体放在第一位,旁的都尽量少操心。但世子闲不住,像是怕过完一天少一天,清醒时分的每一分心力都不浪费。

倒是痊愈之后的这两年,恢复了应有的少年模样,人也变得闲散下来。

殷旷这些时日忙得脚不沾地,却听说这小子身子痊愈之后,又跑去殷家跟那姑娘黏糊卖乖去了。

虽然年轻时的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能够理解少年人的躁动,殷旷却觉得,该给这小子找些正事做做了。

闲着也是闲着。

毕竟他很清楚这个小舅子的能耐,如今刚刚接手皇权,很多事情交给旁人,也并不放心。

两人寒暄了几句,殷旷便遣退左右,低声将传国玉玺失踪一事,与世子说了。

此事荒诞至极,好端端的传国玉玺,竟然丢失了?

不过细想想,殷离治下的禁宫千疮百孔像个筛子,发生再离奇的变故,也并不意外。

殷旷与他的想法差不多:“先帝驾崩之后,禁宫当晚便被靖军封锁,朕有把握,在靖军接手之后,宫中并未走失半个闲人,但在此之前,却难说了。”

也就是,他们都认为,虽然何勉此时才暴毙,但传国玉玺,很可能在之前就失踪了。

如果玉玺还在宫中,倒也好办,若离了京城,就出大事了。

传国玉玺是镇国之宝,是帝位正统的象征,被他人所夺,对风雨飘摇的大衍而言,将是一记重击,消息一旦传出去,必将引发一众反王的群起而攻之。

“珩郎,朕即刻便封你为右卫大将军,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第一个任务,便是秘密追查传国玉玺的下落。”

世子不禁愣了一下,殷旷笑道:“怎么,不敢接?”

世子也微微一笑,跪地领命:“愿为陛下效劳。”

殷旷欣慰地看着他:“如此,才算正式成人,可堪大任了。”

新帝即位,改换禁卫军首领再正常不过,世子是未来的皇后胞弟,是陛下最为信任亲近的人选,殷旷此举,并未引起群臣的额外注意。

相反,殷旷推行种种革旧图新的重磅举措却动摇了许多人的利益,倒是遇到了不少阻力。殷离执掌朝政的这十多年,朝廷圈养出一大批蛀虫,这些人虽然大势已去,却依然不放弃最后的徒劳挣扎。

殷旷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王朝,想要重建先祖的荣耀,需要耗费无数的心血和人力,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征途。

世子曾是闲云野鹤,却也愿意为了新帝的雄图伟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